什么是共境?什么是鬼修?
这就是刘季常这道神念中所包含的内容。共境,顾名思义就是共有一种境界,这种共有可以是两个人也可以是很多人,就看施展共境之术的人的修为如何了。
共境之术说来玄妙,但说穿了其实并不复杂,大家都听说过一个俗话叫做“你有我有大家有”,这句在平常不过的俗话就是共境之术的最直白的表述。天下道理都是这样,一旦捅破了其实都很简单,但是想要做到的话难度就很大了。
一般来说,共境之术有三种情形,其一修为相当,所修法门相同的同门之间可以用共境之术来辅助修行,这个很容易理解,修行之法千万,想要得窥堂奥就必须要去寻找相应的心境。不同的法门成就不同,其入手心境也不一样,同门之间修为相当,都是从这个心境上追寻而来,在展开各自的境界的时候就不会有大冲突之处,其心境可以相与共鸣,互相之间也能由此印证自家修行。
其二就是当某种功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共境之法,让被指引者在共境的情况下去体味那种意境,直指心底,自己与这个境界有多少差距也就一目了然了。要知道能破色境求证真人大成的人已经是一流高手,并不是谁都能掌握那种玄妙的神念心印的,如果一个上师自己没有真人大成的境界如何去指引弟子掌握各次第境界呢?答案就是这个共境之术。
但是这种情况限制性很大,不是谁都能做得到这一点的,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展开意境的这个人要求证他心通之中的移情开扉之术,能将自我所知所感叠加到目标的灵魂中。如果能做到这种功夫,这个人也相当不简单了。
第三种情况则较为特殊,那就是男女道侣之间的双修之法。双修之术的就是建立在这共境之上的,至于到底情形如何,刘季常仅仅是让叶凡知道而已,并没有细讲。
由于针对的对象是叶凡,刘季常着重讲的就是第二种情形。
赵丽红和李修于是阴神,感应他人心绪并将自己的心绪叠加到对方心境中是其天赋神通,这个根本就不需要人教,天生就会的。
由于叶凡本身的特殊经历,经常在神识中与这两个阴神交流,其实也就等于叶凡自己也掌握了这种神通,只是他自己还在那里踢梦脚需要人点醒罢了。
这个很好理解,用脚走路的人当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不得了的本事,完全就跟吃饭喝水那样平常,当然也就不会自己去想这有多了不起了。他和李修于夫妇一直用这种方式说话交流,早就习以为常,从来没去想过这有多不得了,但不得不说此时的叶凡在这他心通之术的掌握上已经独步天下,甚至可以直接在别人脑子里开口说话,即便是换一个超脱了轮回境求证了长生之境的地仙来这里,也未必能做得到这样高明。
反正此时的刘季常修为就比叶凡高得多,但是在别人脑子里开口说话他也是做不到的。
这就是没师傅的坏处,一切全凭自己摸索,没有人告诉他这究竟是什么手段,他自己还以为这平常得紧呢。
其次还有季洁瑜无意间的误导。
武学高手内功到一定境界的时候,出声带着丹田之气可以声闻数里,当然也可以丹田气将声音送到自己想要使之听见的对象的耳边而不对旁人造成影响。
弄来弄去,叶凡完全就把自己这门本事当做了传音入密而已,殊不知二者差距甚远,其玄妙处也不可同日而语。
此时的叶凡就好像是一个已经累积了相当丰厚的资财却不知道怎样花的人似的,经刘季常这样一点醒,就犹如掌握了如何取用这些资财的钥匙,其眼界已经不同于以往了。
至于鬼修,刘季常也没有说太多,就是告诉叶凡一个事实。鬼并非长生不死,与世长存的,阴神也有天年之限。
这天年之限与成为阴神的原因有关,或有大冤屈没有得以伸张,或有大牵挂不能放下等等,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只要这些原因被消除,阴神也就不能再留形于世,也得入轮回而去。至于来生到底是个啥玩意,谁也说不清,也和今生没有任何关系,反正在刘季常看来,轮回这种事情终究是虚妄不实的,一万年太远,只争今生长久而已。
阴神执念未消,并不意味着就不会消散,这个还是有个极限的,只要大限到来,不管他是不是执念已消或是愿心得偿,还是会神识寂灭入轮回中去的。比如一个人可以活八十岁,但是他二十岁就死了,那么这个人成为阴神以后就还可以在人间飘荡六十年。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刘季常则在神念中解释时光是最好的药,不管有多么大的仇恨多么大的冤屈,五六十年过去了,这种念头终究是会淡去的。
只要心念稍有松动,就意味着彻底否定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仗着这一缕执念的阴神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本,消散于天地之间就势所必然了。
对于这个解释,叶凡倒是能理解。
修行中有一处不静处处不静的说法,只要定境中尚有一丝的躁动或者是杂念,就意味着功夫还没到地步,也就不可能迎来修为大圆满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