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唐朝那些事儿> 第7章【安史之乱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安史之乱7】(3 / 3)

惶恐不安的太子李瑛感受到切肤之痛。

虽然冬季的冷酷已经被明媚的阳光一扫而光,可是太子李瑛却感觉不到一丝温暖,因为从此之后,他将独自面对险恶的政治风云。

太子李瑛的厄运很快就来了。

武惠妃以宫中出现盗贼为由征召太子李瑛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人身披盔甲入宫缉拿盗贼。

当三人如约进宫后,武惠妃却向李隆基诬陷他们披甲入宫图谋不轨。

李隆基急忙派遣心腹宦官前去查看,果然如武惠妃所言,所以李隆基对武惠妃之言确信不疑。

《新唐书》中的这段记载颇为值得怀疑。与《新唐书》的作者欧阳修同时代的著名史学家的司马光也对此提出异议。

经过上次风波,太子与武惠妃的矛盾已经明朗化和激烈化。太子等人肯定会谨言慎行,绝不会如此轻信武惠妃之言做出身披盔甲入宫这样明显不合时宜而又授人以柄的举动。

尽管如此,武惠妃诬陷太子李瑛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阴谋造反却是事实。

上次,武惠妃诬陷三人对李隆基不满,企图谋害他们母子,而这次武惠妃的诬陷升级了!

武惠妃指控他们三人对李隆基的不满而且还要付诸行动。

李隆基会信吗?

会!皇帝与太子早已不是简单的父子关系,而是被权力异化了,相互猜忌并且相互防范。

怒不可遏的李隆基急忙召集宰相商议如何处理此事,因为太子的废立可是帝国的大事。

狡猾的李林甫说,这是陛下的家事,微臣不便表态!

李林甫早已从李隆基的愤怒的表情中猜出了他将会如何处置自己的这三个儿子,而他不表态实际上就是推波助澜!

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同时被废为庶人,不久被赐死。

《慎子》记载:“一兔走街,百人逐之,积兔于市,过者不顾。”

一旦名份归属确定,人们在**面前不得不止步。

太子宝座突然出现空缺,一轮激烈的争夺也随之展开。(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