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唐朝那些事儿> 第291章 【征战天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1章 【征战天下】(2 / 3)

推敲,还是能推出来的。如果能够找到参照物,就能确定所夫里州的位置。《本纪》里没有,我们就到《地理志》里找找,看看能不能挖出点蛛丝马迹来!找到了:条件1:

以上两个条件可以简化为:汤井郡被改为州;只设立了一个所夫里州;综合两点可以得出结论:所夫里州就设在原汤井郡汤井郡在什么位置,熊津都督府的府治(即省会)泗沘城以北。

位置确定了,我们就继续挖掘,新罗所设置的所夫里州的意图又是什么,与金法敏有无诚意有关联吗?有关联。这就要从所夫里州的来源说起来了。所夫里州的这个“所夫里”名字并不是金法敏新起的,而是早就存在的。只是后来被改成其他名字了。

早在百济灭亡之前,就存在过所夫里郡,开始只是百济普通的一个郡而已。并没有特别,但是在公元538年。所夫里郡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变化——成为了原百济新的都城泗沘所在的郡。

“百济……至二十六世圣王移都所夫里,国号南扶余”;百济国名改成了南扶余,所夫里郡改名为扶余郡,国都也定在了所夫里郡的泗沘城,即现在的熊津都督府府治所在。

“扶余郡,本百济所夫里郡”;原百济的国都泗沘城在所夫里郡的辖区内。

所以,金法敏设置所夫里州(名字已经从郡改为州,但是实际意义没有变化)的意思也明白了:就是你现在熊津都督府的府治(省会)泗沘也在我所夫里州的辖区内。

上面这个有点乱是吧。我看着也乱,没办法,从混乱而又原始的史料中分析问题就是个乱中求顺!过程很繁琐,但是结果很明了:金法敏在意淫!

意淫着我金法敏就是把你的府治纳入到我的地盘中了!金法敏的所谓“意淫”是我给他的定义,但是真实的金法敏并没有任何意淫的意思,他的真实目的是向大唐示威——我绝不会放弃攻占熊津都督府!

所以说金法敏有诚意吗?没有!我可没冤枉他!如果大家现在被我绕地思路还有点混乱,我就说个直观点的、相似的例子吧,看完您肯定能够明白:

金法敏的这个做法,就有点像今天日本政府的做法,以为把钓鱼岛改名为尖阁列岛就是你日本的领土了?送他们一个字:滚!送他们两字:意淫!

大家现在大脑肯定清晰了!(别怪我分析得罗嗦啊。这个问题也耗费了不少时间。)虽然金法敏在进行赤裸裸的威胁,可是在所有中外史料中,此后。都没有大唐与新罗在熊津都督府大规模交战的记录,直到第二年即公元672年,熊津都督府全部陷落。

这不符合我们对薛仁贵的认知,更不符合我们对大唐的认知。未战而失地!熊津都督府陷落,前朝之功殁于旦夕,昔日的属国新罗竟然从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的唐军手中掠夺去大片领土,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深层的原因?1

400年前,在朝鲜半岛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真相,我们继续挖掘!

虽然在熊津都督府唐济联军的力量很薄弱。但是金法敏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不敢贸然与之直接开战。因为驻守此处的可是曾经摧毁15万高句丽大军意志的薛仁贵。

即使新罗凭借优势兵力能够击败现有的唐军,可不得不考虑薛仁贵背后的大唐。名义上为新罗宗主国,实力上强过新罗何止数倍。是为投鼠忌器也!

金法敏有更好的办法来击败唐军,或者说迫使大唐撤军,而无需直面薛仁贵!

那就是采取消耗战术:唐军远离本土,补给极为不便,通过消耗战、持久战,拖垮唐军,逼其退兵。金法敏为了早点逼退唐军,他没有单纯地坐等唐军粮尽,而且还主动出击,打击唐军的海上运粮队,从源头上扼住唐军的命门。

“(文武王十一年)冬十月六日,击唐漕船七十余艘,捉郎将士卒百余人,其沦没死者,不可胜数,级湌功第一,授位纱湌”后勤补给跟不上,兵微将寡,唐济联军实力进一步被削弱。

在史料中,再无唐军主动出击的记录了。既然唐军不出来,那新罗就出动了。“文武王十二年(公元672年)春正月,王(金法敏)遣将攻百济古省城,克之”古省城,位于泗沘城北约14里处,新罗正步步逼近熊津都督府的府治所在泗沘城。

“文武王十二年二月,攻百济加林城,不克。”加林城,有印象的朋友还能记起来,位于泗沘城与周留城之间,依山傍水,形势险峻,易守难攻。扼守在白江之水陆要冲,为唐军沿白江顺流而下进入黄海,从海路撤退的要塞。

若加林城丢了,驻守泗沘城的唐军就被包了饺子,跑不了了。所以,其他地方可以丢,加林城不能丢,新罗打不下来也就能够理解了。

加林城之戰后,再无唐与新罗在熊津都督府交战的记录了。“再无”?,那熊津都督府的唐军去了哪里?——已经撤军回国了。唐军撤了?史料有直接记载吗?依然没有!

但是史料记载的其他史实可以佐证这一点!第一,当年八月,新罗出兵高句丽故地,在石门与唐军发生了一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