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明出口。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食用菌的国家之一。《吕氏春秋》载有“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史记》中有对获各的记载,称为“千岁松根,食之不死”。我国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灵芝可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等症,并根据菌盖色泽,评述品质高低。
6世纪贾思辨的《齐民要术》“素食篇”中详细介绍了木耳的做法。7世纪段成式写的《西阳杂俎》中,有关于竹荪的描述。潘之恒于1500年完成的《广菌谱》,记载了鸡菌和其他40多种可食菌的生态和利用价值。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对前人记述的20多种有药用价值菌类的名称考证,对形态、栽培、采集方法和药用功效作了详细论述。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古人对菌类食品的记载,想办法在大明对我们的菌类食品进行大肆炒作和宣传,我估计还是可行的。一旦大明的达官显贵的餐桌上,出现了菌类食品的菜系,那就能迅速在大明民间普及,并成为一种高贵的副食品,在大明各地逐渐被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