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萨哈共和国(苏联内部的一个自治共和国)雅库茨克前线。
东西伯利亚的冬天总是来得特别早。[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白皑皑的雪原之上,天空阴沉。冰寒彻骨的冷风穿过雪松林,寒鸦呱噪着从枝头飞起,寂静的冰雪荒原显得越发冷清。
寒风先是轻舞雪花,随后渐渐变得狂暴起来。零下二十多度的寒风怒吼着掠过雪原,又略过森林,使劲地晃动枯草,使他们无奈地弯下卑微的身体,在无情的寒风之下颤抖。冰雪在狂风中被裹挟着,翻滚着飞向不知名的地方,忽上忽下,时而癫狂,时而激越。突然之间,风停雪落,一切又重归寂静。
阴云散开,阳光洒满大地,雪白的冰原越发显得玲珑剔透。
远方的地平线上,白烟滚滚,钢铁的长龙呼啸而过。头戴狗皮棉帽的红军哨兵坐在火车车顶的机枪胸垒之内,裹着厚厚的冬季军大衣,外面罩着雪地野战风衣,戴着精心硝制的鹿皮包棉手套,眯着眼睛,和身边的弹药手,观察手一起警惕着四下里的动静。
从莫斯科到瓦库斯特格勒,再从贝加尔湖到中俄边境的恰克图,满载弹药粮秣药品被服和各类军用资财的军列川流不息,日夜不停,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向前运送军备物资。
二十多天以前,占领了整个远东地区的升阳帝国帝国远征军马不停蹄,与南方的满洲国地方军队一起重创了南下的俄军,并随即一路攻取了防御空虚的恰克图,获取了这个物资转运站里来不及转移和销毁的大量红军物资。
红国为抵御南方共产政权准备的大批弹药,粮秣,军装,帐篷,药品,马料,一股脑成了帝国军的补充。
恼羞成怒的查丹科总理下令将贝加尔湖方面军和雅库茨克地方军团重新编组,成立了新西伯利亚方面军,并派遣大将欧列格坐镇军中总指挥,梅尔库罗夫中将作为副司令。顺带的为了保险起见,查丹科还紧急调遣了驻扎于西欧,作为王牌镇压部队的独立天启坦克师团前来增援。看来查丹科这个50上下的老头子已经按耐不住了。
升阳帝国咄咄逼人的其实已经让他将帝国正式列入最危险的敌人之一了!
但实际上,即使查丹科已经下达了增援命令。远东的局势也不可能立马改变。毕竟因为天气、地理。交通运输、人员素质。地域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要将这两个原先互不相熟的地方军团组变成一个有力的整体是很不容易的。再说了,来自莫斯科的物资补给还远没有到达,新西伯利亚方面军的组建、成型、组建战斗力还是遥遥无期。
同时再说了,对方的帝国军会傻傻的看着你重新聚集起力量组建新军团吗?当然不会的,毕竟帝国征俄大业的第一步尚且正在进行。孙子老先生的‘其疾如风,乱敌军之阵势,不予其反击之机’的这个战略精髓可是还在进行中。
红军的休整,让帝国军渗透部队在东西伯利亚的活动越发猖獗。
在白天,帝国军前线野战机场起飞的大批飞机,轰炸雅库茨克西面的铁路线,各铁路站台和物资仓库。到了夜间,帝国军的忍者部队利用特高课蜻蜓无人侦察机大队指引的地图,在夜间频繁袭击俄军铁路线和车站,迫使俄军减缓行军速度,并拆除和炸毁大量的临时防空武器。
由于苏联原远东方面军向乌兰乌德方面增援的计划被帝国军密码破译部门查知,红军调兵计划遭到帝国军的破坏。处于攻势的帝国军在转场过来的满洲国装甲机械人部队,以及其后方调来的重型列车炮部队的支援下,对秘密后撤集结中的俄军展开全力进攻。俄军本来在久攻不下之后已经疲惫,在严寒和暴风中士气低落,全靠着“战胜”的好消息和打赢之后的某种期待支撑着,靠着军纪维持着。
这种情况直到那一位的到来!
欧列格.凡丁,这位性格沉稳、经验丰富、并且相当擅长大军团作战指挥的乌克兰人,被盟军所有指挥官列为最难缠的对手,一到达西伯利亚就下了一个令所有人摸不着头脑的命令。
——取消马加丹—雅库茨克—乌戈扬依山而建的横向防御战线,转而换成于以通古斯哈亚—雅库茨克—奥缪克明斯克为核心的三道纵深防御战线!
喂喂,你有木有搞错。敌军可是像是洪流一般的40万钢铁雄狮诶!你玩的这一出到底地是什么?难道敌人还会换个方向和你面对面死磕?
欧列格微笑着摇了摇头,憨厚的肥脸上挂着一丝不可捉摸的笑意。
但是这种诡异的防营御战线的效果偏偏是是出乎了所有的人的意料。
利用上扬斯克山脉切尔斯基山脉陡峭的山体和狭长的山路,欧列格在山体上修建了大量的加固固定式反装甲火炮,并且命令士兵在仅有的几条山路上设立层层关卡。整个防御体系由大量互相紧密配合的战壕、铁丝网、反坦克火力点和反坦克沟壕以及雷区组成,并在帝国军最可能的进攻方向上,聚集了大量的兵力和火力。
而且苏军的阵地布置也很有讲究,在红军层层叠叠的防线中,都留下了反击的出口,同时也是为了让敌人感到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