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草根人生> 第二百二十六章:祈冰紫菱谈熏陶,滨湖酒家遇美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六章:祈冰紫菱谈熏陶,滨湖酒家遇美娟(1 / 2)

听完刘教授的课出来后,祈冰仍是抑制不住一脸的兴奋。

田紫菱看着祈冰高兴的样子,打趣地说:“怎么样,这次听课收获不小吧。”

祈冰满意地说:“其实呢,每次听完刘教授的课都很有教益,心里也很愉悦。你说,我们这些外系的学生听起课来,甚至于比他们中文系的还要认真,完全不是为了时髦或者凑什么热闹,而是接受一种校园文化的浸染和熏陶。

校园文化被视为大学的风骨。你看,北大精神是北大校园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八十五年来,北大精神一代代传承,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北大人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但始终本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从五四运动开始,北大人就一直有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生活的传统。北大的历史是不断革新的历史,北大是在新与旧的斗争中、在不断求得自我革新中发展起来的,这使北大产生了许多重要人物和思想,成为百年名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学术积淀是北大校园文化的基础。在北大的校园里,老师是一盏盏明灯,是他们为一代又一代的北大学子铸造铁打的营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学生是北大的主人,各地精英在北大的空气中自由呼吸、展翅翱翔,他们突破创新、碰撞出绚烂的思想火花,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北大校园文化生活;北大精神是神奇的,它使老师和学生在这里自由快乐地交流、畅快淋漓地讨论,更使他们在这里水乳交融、共同进步。

还有清华,它的校园文化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清华大学所独有的气质和文化氛围是全国其他各高校无法比拟的。

再比如说我们学校吧,自强、弘毅、求是和创新就是我们的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

“哦,祈冰啊,你知道好多啊,佩服啊,呵呵。不过我想问问你,你说校园文化是一种熏陶,我还不太理解呢。”

祈冰接着说道:“这样吧,我举个例子。在有些乡下,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便将半干的腌肉吊在火塘或社头,用烟火熏烤,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熏腊肉。‘熏’这个字不是煎炒烹炸,而是用烟来‘感染’、‘淋浴’。‘烟’是一种既燃不了也熄不了的火,‘熏’意味着要使这种火持续保持一种‘燃不了也熄不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状态。教育的作用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非浃旬间可蹴就,需经潜移默化之影响,才有聚沙成塔之终效。学校的根本使命是‘育人,教育的真谛在于文化的熏陶,熏出来的是气质、是韵味、是人格,教出来的是工匠、是机器、是千人一面的产品。”

“呵呵,你这样一说,我倒是有点明白了。”田紫菱赞佩地看着祈冰说道。

“从教育目标、办学理念、治校原则、学术精神、学习风气、学术社团和校园的建筑风格等方方面面,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都是‘熏’的前提和条件,没有这些,就谈不上‘熏’了。除了‘熏’,那就是和我的专业有关的‘染’。国画讲究浸染的技法,没有浸染就不成其为国画,也许是其他画法。浸染的条件是要有好的构思、宣纸、笔墨和娴熟的画技,你这样下来才会达到‘浸染’的效果,画出一幅名正言顺的国画来。”祈冰侃侃而谈。

田紫菱觉得祈冰真不简单,懂得这么多,这么会分析,这么会总结。除了钦佩之外,她对祈冰原有的那份爱慕之情变得越来越浓烈和炽热起来。

“祈冰你真厉害,跟你在一起也可以学到不少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啊,我好开心啊。”田紫菱说着,情不自禁地去牵祈冰的手。

祈冰吓了一跳,心想这是在校园里啊,要是碰到张志强他们怎么办。祈冰原想拒绝,但一看到田紫菱快乐的面容,心里着实不忍。于是祈冰就任由田紫菱来牵手,同时用自己的衣袖尽量遮住两人的手,尽量不让别人看见。

两人头一次这么手牵手沿着后山的林荫小道慢慢走着。天气有些寒冷,北风劲吹,小道上时有落叶从树上飘坠下来,有些树木开始发黄。这些景色预示着冬天不会远了。

一阵风打着旋吹了过来,卷起了地上的落叶,落叶飘飘摇摇刮到别处去了。

“祈冰好冷啊。”田紫菱说完紧抓着祈冰的手。

田紫菱的小手软软的,柔柔的,祈冰觉得像是握着一块暖暖的软玉一般。尽管祈冰心里有些悸动,但还是竭力克制住了。

于是祈冰岔开话题说道:“冬天要来了,放了寒假,明年再上学就要去实习了。”

田紫菱不解地问:“实习?”

“是啊,明年就要毕业了啊。”

“啊?”田紫菱叫了起来。

“你小我一届,后年你也要毕业了呢。时间过得真快啊。四年大学生涯须臾就要过去了,真是弹指一挥间啊。”祈冰感慨地说道。

“好郁闷哦。明年你毕业了,留下我一个人怎么办呀?”田紫菱摇了摇祈冰的手。

“呵呵,好办啊。你还有那么多同学啊。”

“同学多又怎么样,关键是你不在学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