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半年的“仓促应战”,考试如期举行,祈冰大明和志军怀着忐忑的心情进入了考场。{d}{u}{0}{0}.{c}{c}
临考的前两天,刘莎莎和祈冰约定:尽最大努力,一定要考取重点中学。
经过三天的考试,大家精神疲惫,心情仍未松懈下来,大家恨不得马上知道考试结果。
在等待分数公布的日子里,祈冰食不甘味,睡不安宁,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到底如何。虽然尽了自己最大地努力,预料结果不是太令自己满意。
祈冰整天看着窗外的景致发呆,心里盘算着如果没考上重点中学怎么办?以他现有的基础,想考取难度较大的省市重点中学似乎是个奢望,唯独的希望是能考取区重点学校,这样面子也过得去,希望仍旧存在,往前拼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爸爸见他情绪低落,知道他心思较重,便宽慰他说:“自己努力了就行了,万一考不上也没关系,普通中学不是一样可以参加高考吗?是不是啊?自己再拼搏一下,一样可以取得好的成绩呢。”
祈冰默然不语,照旧在窗外的景致中寻找自己的想要的答案。
屋外突然有人喊:“祈冰,祈冰!”
祈天跑过来推推祈冰:“多多,外面有人喊你。”
祈冰收起弥漫在外的情绪,看着祈天说:“谁喊我?”
祈天说:“好像是个女声呢。”话还未说完,刘莎莎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陌生的女生。
刘莎莎一进屋就说:“喊你半天,都不吱声呢。我来介绍一下。”刘莎莎往后看看,“这是我的闺蜜柳箐,跟我一个班的。”
祈冰马上说道:“你好。”
“你好。经常听莎莎说起你呢。”柳箐笑道。
“说起我?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不值得评说啊。呵呵,进来坐吧。”祈冰让她们进屋。
她们坐定后,祈冰方才仔细看看柳箐。柳箐和刘莎莎是一个类型的,怪不得是闺蜜呢。两人都穿着“的确良”的短袖衬衫和裙子,头发后面两个辫子系的很下而且较为蓬松,这是流行的发式。柳箐眼睛比刘莎莎稍小点,个性文静一些。
刘莎莎问祈冰:“有没有兴趣骑车去东湖玩玩?”
祈冰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老是说东湖比杭州西湖大几倍,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一直是祈冰心里的疑问。现在考完了,趁放假期间去玩玩,正当其实。于是回答说:“可以啊,什么时间去,还有哪些人去呢?”
刘菲菲说道:“大家定啊,人吗?这不我们三个,要不你再叫上你的两个哥们。你看怎么样?”
祈冰觉得正合他的心意,要是刘菲菲不提出来,祈冰也准备说叫上他们的。现在刘菲菲先说出来了,祈冰自是顺水推舟,顺着刘莎莎的话说:“可以啊,我就去约他们,应该没有问题的。”
其实祈冰心里还有点打鼓呢,他的车技与游泳水平一样半斤八两,也是刚学不久的。
爸爸每天中午骑车回家做饭,祈冰便下楼去,在街口等爸爸。然后骑上爸爸那辆老旧的永久牌自行车。先是从“三角”学起,就是人的臀部不落于车座上,而是将腿伸进下面三角架里面踩着踏板前行,骑“三角”是因为身高不够。这样骑车不会骑得太远,因为人的身子歪着要保持平衡,骑起来很是费力,时间长了腿部会很酸。后来骑熟了一些,便将座椅往下放了一些,开始落座于车上,练习正规骑法,由于双脚刚刚挨着脚踏板,踩起来,双脚有点虚,要靠身体歪一下,才能踩到底。即使这样,祈冰还是很开心,以为毕竟是正式的骑行上路了。
对于刘莎莎说去东湖,祈冰自是乐意,一来可以练练车技,二来可以去看看东湖,三来可以散散心,可谓“一箭三雕”啊。
这时祈天在旁边“戳”了祈冰一下:“你们要骑车去啊,我多多还不怎么会骑呢。”
祈冰“恶狠狠”瞪了祈天一眼。
柳箐看了看他们兄弟俩,问祈天道:“你哥真不会骑吗?”
祈天看看祈冰,小声地说:“会一点点。”
刘莎莎遗憾地说:“那怎么办啊,你不会骑,那他们呢?”
祈冰回道:“他们应该没问题,比我强多了。他们可以带人,我还是可以骑的,就是不能带人。呵呵。”
祈冰找到大明和志军,他们答应去,但只能在周日去,因为自行车只能在这一天爸妈休息时才能骑出来,其实祈冰也一样,爸爸休息时不用车,祈冰才有机会骑行出去。
于是祈冰转头又和刘莎莎和柳箐约好出发时间。到了周日上午九点,他们五人三辆车,祈冰自骑一辆,大明载着刘莎莎,志军载着柳箐,兴致勃勃地往东湖而去。
祈冰车技差点,歪歪别别跟在他们后面,还不停叫他们慢点,惹得刘莎莎不住地嬉笑他。祈冰心里暗生妒意,只恨自己车技差强人意,搞得自己狼狈地跟着他们后面撵行。人家载着美女一路欢声笑语,而自己闷着头孤独地骑行,了无一点情趣。祈冰边骑边心里骂着:两个兔崽子,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