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随船出海的女人> 第四章 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三(2 / 2)

袋罩着头,自然看不见此处风景,其实这里还象极了世外桃园,一片开阔地,种了几处庄稼,对面依着山坡建造了几十座房子,仿佛一个成熟的渔村。

然而,你只要细看三分钟,就能发现其中的异样之处,这里没有女人和孩子出入,甚至连晒着的衣服都清一色是男人的服装。这里并不是军营,却有人背枪拿刀在路上走。不错,这里就是马大成,人称马王爷盘踞的海匪窝。再细看,这里的所有建筑都围绕着中间一幢高大的房屋而建,而其他建筑则相对简单,象是普通渔村的民房。

三人押着江洋来到正中一座大房子的大门前停下,这里是海岛上所有房屋中最高大的建筑,前面是一座大堂式瓦房,后背是一座两层楼房,也是岛上唯一的一座高层建筑。大门就是大堂前门,门顶上的屋檐下挂了块木牌,上面写着“聚义堂”三个字。那个在前面引路的人跑进大门里报告去了,江洋只好随两位看守站在门外候着。

外面来了陌生人,早已报到马大成那里,海匪窝便如临大敌。毕竟这年代天下太平,做海匪生机艰难,多抢几回露了尾巴,易被剿灭,不抢又没个生存来源。所以马大成在这里做得更多的是贩毒,让过往船只为他们带来毒品,又以高于来价卖给过往船只,以此赚取暴利。而多数船只会配合马大成,而且还不会告状,因为他们也参与了贩毒。但尽管如此,一有风吹草动,还是心惊肉跳,就怕来了军警或探子。刚才接到线报说有一人一艇闯入岛内,马大成立即叫齐了两个副手和两位队长,在所谓的聚义堂内坐等审堂。堂内已端坐五人,马大成今年五十有七,海匪们管他叫马王爷。他坐在正中稍高略大的太师椅上。留一把大胡子,一脸横肉,倒竖双眉,瞪着一对绿豆眼。他坐的椅子放在中堂顶端一个凸出的台子上,高出地面尺许,显示出山大王的象征意义。下面四人分列两侧,椅子就地而置,两两相对。左边第一位,坐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人,他叫刘仁民,是马王爷的亲信干将,也算第一副堂主,人称刘堂副,个矮墩实,凶悍孔武,一张小马脸嵌了双蛤蟆眼。刘的下首坐的是钱老三,早过了而立之年,瘦高个顶个圆脑袋,蜡黄面皮上毫无无表情,仿佛一张僵尸脸,担任左队队长。右面第一位是常玉田,面皮粗红的中年人,偏长的头发甩向脑后背着,目露精光,鼻直口方,是第二副堂主,人称常堂副。下手位是正当而立之年的罗山,看上去还象个年轻人,皮肤黑红,额头凸出,两颊内凹,下巴上翘,双目裹凸如龟,鼻如蒜头,任的是右队队长。这阵容粗粗一看,人模狗样,还真有点象那么回事。

跑进来报告的人叫牛黄儿,是今天当班海匪中的一个小头目,一脸猪头肉,脑袋精光无毛,中等个头的身体上下一样大,如果站直不动,粗看就象立着一块木头。他胸前挂了把小型冲锋枪,噔噔噔几步跑进门,跪下一条腿,低下秃头喊道:“报告马王爷,生肉已经送到。”想不到这里还有海匪黑话,生肉大概就是陌生人的意思。

马大成按事先设定的规矩,开口道:“带进来。”

牛黄儿立刻扬起光头,朝门外高叫一声:“送生肉。”

押着江洋的两人中,一个叫阿海,也在三十岁左右,脸膛黑红,两眼放光,体格强悍,手脚粗壮,一看就是位常年在海上闯荡的料。另一个叫狗宝,也不知是否真实姓名,与阿海年龄相仿,猴头猴脸,瘦猴一样的身体,整体形状确如一条直立的狗。听到高叫声,阿海和狗宝押着江洋进来。

马王爷吩咐:“把袋子摘下来。”阿海和狗宝取下套在江洋头上的袋子。江洋只觉得眼前一亮,眨了几下眼,适应了光线后,看到面前的这位海匪头子,活象李鬼再生,凶神下凡,自思洪叔怎么让我来到这种地狱一样的地方,这回如果应对不好,只怕是凶多吉少,性命难保了。怎么办,只能用计求生了,于是,露出一脸绝望神情,低头无语,面带慽容,静观其变。

马王爷却依然一脸严肃,冷冷问道:“何方生人,乱闯宝地,将欲何为,从实招来。”想不到这海匪头凶神一样的老粗,还有这样几句文白,江洋心中疑惑了一下,立刻明白了怎么回事,一定是听戏学来的,见了每个陌生人都这么问的。

江洋露出茫然无知的神,眼中闪着泪光,一脸悲切,如丧考妣,哀怨地说道:“我是大陆蓬莱人,东海开渔节后出来捕鱼的,前天夜里,渔船被一艘轮船撞沉了,……”想到宋贵明一定葬身海底,兰兰也可能不幸遇难,家里人一定以为自己也已经死于非命,父母、小妹必然悲痛欲绝,江洋不禁伤动真情,边述说,边大放悲声,搞得声泪俱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