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三月,万木新芽,一场细雨过后,群山略带青翠,生机无处不在。
曲折蜿蜒的山道上,一个书生走走停停,一边观赏山林风景,一边留意脚下泥泞的山路。
这书生十六七岁模样,一身有些发白的蓝色长袍,背上有一方书笈,腰间有一支竹笛。他的面容虽不十分清秀,但是却极为俊朗,是那种阳光的类型。
他的一头黑发被一根白色玉簪挽起,长时间的山路行走,他的头发有些凌乱,飘散下来的两缕被细汗紧紧的粘在脸上。
书生名叫萧枫,来自一个名叫平原镇的地方,至于平原镇在哪儿,怕是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刚下过雨的山路确实不太好走,不过好在雨并不大,而且此时到了正午,太阳很是热烈,阳光透过枝枝桠桠,早已将山路两旁嫩草上的水珠蒸发。
萧枫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他并不着急赶路,否则又怎么会走走停停,好生惬意。
翻过一处小山坡,他进入了一处山谷,寻到了一块巨石,停了下来。
从书笈中取出一条干净的毛巾擦汗,那条毛巾的颜色和他身上的长衫一样,或许就是从他身上长衫的某处撕下来的。
他背上的书笈就像是一个百宝箱,他又从里面掏出了水壶、干饼、还有一本书。
解决完肚子的问题,他并不打算立即赶路,他有很充裕的时间,而且他也没有太过明确的目的地,所以就翻开了那本书,看了起来。
鸟语花香,似是很配这个山谷,没有吵闹,只有清脆悠远的鸟鸣,没有艳丽,只有星星点点的小花,花香并不浓郁,只是偶尔被清风带起一缕——这个地方确实很适合看书。
萧枫读过很多书,也走过很多路,虽然谈不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千卷书”、“千里路”却是有的。
他很聪明,悟性也很好,可是此刻他的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似是在书中遇到了艰涩难懂的地方。这也难怪,他以前读过的书虽然包罗万象,但大都是记述性的,不需要太深的理解,可是现在他手里的这本书却需要很深的理解。
他手中的这本书名叫:《道初》,书名已经说明了书中的内容——是一本关于修道的书籍,这本书很常见,许多城镇里的书店都会有卖,是供初涉修道者学习用的。
萧枫是第一次接触修道,所以就买了这本《道初》,他打算从这本书开始修行。
本以为凭借自己的聪慧和悟性,看通这本书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可是一经接触,他的头顿时就大了,这才明白为什么世间的修道者如过江之鲫,却只有极少部分人能够悟道寻得大成。
刚刚擦去的汗,此时又冒了出来,他的眉头越皱越紧,神情看起来似是也有些紧张,就像是在看一则鬼怪传说故事一般。
不远处,隐隐中有脚步声传来,越来越近,应该是朝着这个方向过来的。可是萧枫毫无察觉一般,紧皱的眉头丝毫不见舒展,将全身心都投入到了书卷之中。
山谷中,一个老者沿山路走来,脚步不紧不慢,不轻不重,很有节奏。
远远望去,那老者一身灰色粗布长衫,身形枯瘦,并不驼背,须发灰中夹白,面容有些枯槁,脸上也是挂着微微笑意。
奇怪的是,那老者趿拉着一双黑鞋,走在泥泞的山道上,却不见鞋上沾染丝毫泥浆污秽,更不见他的呼吸有所急促,似是和他的脚步一般极有节奏,平稳至极。
萧枫没有留意到正在走近的老者,依旧将注意力投入到手中的书卷上面,但是老者远远就看到他了,正向巨石这边走了过来。
“咳!咳!”
老者走到巨石旁边,看书生依旧没有反应,便故意咳嗽了两声,想要证明自己的存在。
萧枫听到异声,这才将视线从书中抽出,眉头微微舒展了开来,扭头看到了旁边的老者。
这深山老林里极少有人烟出现,所以当萧枫看到老者的时候,脸上略带吃惊,赶紧跳下巨石,对着老者微微一作揖,却并未说话。
老者见他极为礼貌,便以微笑回礼。
随后,场面陷入了尴尬,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有山林中偶尔传来的鸟鸣。
萧枫不说话,是因为他心里面还在想着书上那些艰涩难懂的地方。
老者不说话,是因为他在等着面前的书生先说话。
“老先生有什么事吗?”,最终还是萧枫先开了口。
“有水吗?”,老者脸上依旧挂着微笑,语气平淡无奇。
面对对方的询问和他脸上的笑容,萧枫似是没有办法拒绝一般,不过他也没有打算拒绝,点了点头,取出水壶递了过去。
“你在看什么书?”,老者喝了一口水,停顿了一下,问了一句,但是并没有要把水壶还给萧枫的意思。
萧枫心想:“看这老者的打扮,应该是一个村野樵夫,大概不识字的吧!”,心中这么想着,但是当他的目光移到那老者的脚上时,这个想法顿时就烟消云散了。
他没有什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