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扶摇长歌> 第四十三章:青衣登山,白衣拔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三章:青衣登山,白衣拔剑...(1 / 2)

天幽峰上负手而立的两位男子,象征着西昆仑百年前与百年后的剑道最高峰。

百年前的那一袭白衣道尽了世间剑士风流,在他身前,再无人敢说剑是杀人器,而非证道法这种将剑道贬至下等法门的混账话;百年后的这一袭素衣修剑习剑,悟剑养剑,却唯独不曾将那柄孕养百年的剑拿出给世人看过,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剑士对上阴宫的那份剑评如此不满,身为矢志证仙剑大道的剑士,百年不曾拔剑与人看,这算什么剑士?但无论世人如何评说,只要那座剑道圣地没有异议,西昆仑这位传言有望剑仙的太虚宫主便就是世间顶尖的剑道宗师,西昆仑自澹台长明后,又一位在天下剑道占得一席之地的风流子。

澹台长明看着山峰外云气翻滚,汹涌如怒涛,山下千万道雷声炸响后,寂静无声,满是风雨欲来的压抑气氛,气质温雅的男子握紧手中那卷书,问道:“韩师弟,你当真有决心要以术证道?须知修行如登山,一旦行歧路,可就再难重回正道了,这跟境界跌落再想攀回是一样的道理,都难如登天!”

山巅有大风起,草木低伏,唯独韩相如连衣袍都纹丝不动,仿佛独立于天地之外,“剑气磅礴,剑意雄浑,剑势奇诡,世间剑士修行剑道大多是从这三者下手,养气,养意,蓄势。但在我眼中,剑道高峰九十九,无一不可入道,世人孜孜不倦求王,求霸,求无上天道,何苦呢?眼中只有九重高天,无脚下大地,这样真的能证道?师兄,你当年说自己路走错了,心中只有剑,却没有剑道,失了剑仙的大气,今时今日,韩相如心中只有剑道,没有大道,此生所求,只为了一柄剑而已!”

澹台长明捧书大笑,道:“师弟一席话,足以见在剑道之上胜过长明太多。”

韩相如转过头看向两鬓已霜白的白衣男子,轻声道:“哪能与师兄分高下,剑道二字,相如一生至多得一个‘剑’字,而师兄却是早已得‘道’,相如坚信师兄若能重回剑仙境界,必定是李剑祖之后,又一位可将剑道再度拔高的风流子!”

澹台长明笑而不语,修行如登山,一路破境便能直上山巅,饱览世间山河的雄奇风光,可是修行途中不是只有破境上山,还有跌境一说,从山巅一路滚落至山腰,原本意气风发无人能及的昆仑剑仙也就变成了现今左千炀眼中性子好到出奇的闲散师傅,他人理所应当的认为,澹台长明既从云端跌落人间,此生自然就再无重登剑道大境的可能,不然何以上阴宫百余年中的两份甲子评会截然不同,一份是天下剑道魁首,一份连剑评十名中都无名字上榜。

世事无常莫过如此。

也难怪澹台长明没了那份一剑摧五岳的风流意气,整日饮酒醉卧阁楼,连在自己徒弟眼中,都毫无半点剑仙气度。

剑仙境界,若是能一而三再而三的轻易证就,那又何至于让世间百万剑士都求而不得,有何至于让无数可在九十九座高峰上留名的大宗师怅然一生。

澹台长明微微一笑,不由记起了那位春秋剑阁的大剑子,道:“师弟啊,你说剑道二字,你只得剑,还未得道。那我也有个说法,剑仙两字,以前的昆仑剑仙得了‘仙’之一字,一剑惊风雨,屠魔斩鬼神,自以为天下人都是碌碌平庸之辈,加起来还挡不下我一剑!现在的澹台长明,失了境界,仍未得到那个‘剑’字,只是懂得了剑道的精义,年少时是遇山开山逢水劈水的剑道,拔剑只为杀人,现在才明白李剑祖为世人修剑的境界是何等恢弘无匹!剑仙以后再出剑,不为杀人为救人!”

韩相如眉头紧皱,似有所悟,眼中不时绽出惊人神采。

澹台长明点头一笑,握着那卷书转身下山,山下有惊雷炸起,浓云滚滚,如同魔头出世,这一袭白衣飘然下山,自然就是要下山斩魔去。

八尊上古魔头。

也就不过是一剑的事。

……

山巅有两位衣袂飘飘如天人的剑道风流子畅论剑道,山脚底下却乌云笼罩,隐隐有电闪雷鸣,恍如妖魔出世。

山道上,不知疲倦拾阶登山的左千炀已经走过了不知多少级石阶,每落下一步,就好像有一些画面碎片在眼前闪过,可是无论多少画面走马观海而过,永远都只有那一老一少,青衣小道士,青衣老道士,两人相依为命。

他们遭遇山匪劫道,一路奔逃。

他们在市集上摆摊算命,为人代写书信。

他们曾登过难如上青天的蜀道,他们曾去过汇集天下书生士子的稷下学宫,凭吊那群著书立说,开宗立派的书生。

山河百万里,一步一步丈量走过。

这是那个从来不修边幅的老头说过的话,当时的小道士蹲在一旁,觉得也忒霸气了,可惜刚刚升起那一丝对老头的崇拜,就被一个掏裤裆的不雅动作击碎。那时候,小道士就对老头死心了,哪有这样的高人?

山风清凉,吹散云雾,也让陷在那些过往画面中不可自拔的左千炀略微清醒,他看着脚下的石阶,久久无法迈开一步。

……

一路朝着山下行去的澹台长明微微出神,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