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有“小酆都”之称的森罗小境,此时满是仙佛气,八尊佛光加持的虚影飘荡在甬道中,天花坠落,尤为慑人心魂。
佛门将八部天龙奉为无上护法,护持诸佛法道,这八尊只存于佛门经书典籍中的神魔外相奇特,全不是寻常菩萨罗汉模样。
第一尊长身无足无角,似盘结大蟒,又如地上蛟龙。
第二尊美貌健壮,如青年模样,手持佛门金刚杵。
第三尊头戴五珠宝冠,肩披彩带,凌空作舞,香气迷人。
第四尊体魄雄伟,威仪赫赫,宛若天仙战神。
第五尊口吐天火,鸣声如雷,像是展翅欲飞的金翅大鹏。
第六尊人首蛇身,通体雪白,长声嘶鸣有如音乐奏响。
第七尊形体虚化,头顶生角,身躯变幻,似人非人。
第八尊金色鳞甲,盘踞半壁虚空,竟是一条天龙!
这八尊气焰滔天面带慈悲之意的神魔便是佛门的无上护法,镇压三千大世界,六道无量邪魔孽障的重器,八部天龙,佛门气运汇聚所在,如今这些证得般若至境却甘愿化身浮屠的大能皆是双手合十,面容肃穆讲经说法,经文一字一字吐出,如莲花绽放。
经文不长,不过千余字,虚空中千朵金莲绽放,坠满虚空,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当称佛门祥瑞异景,唯有佛法无边之人才能显出。
北宫青瑜持剑惊声道:“左千炀,你神志可在?!”
眼前这一幕实在太过诡异,佛门的八部天龙,从画中走出的老和尚,恍惚古怪的左千炀,让这位燕国殿下十八年锋芒锻就的那颗道心动摇,不然她何至于如此失态。
老和尚和青衣少年无动于衷,恍若不闻,头顶飘摇诵经的八部天龙倒是齐齐望向北宫青瑜,眼神冷漠,俯看持剑的少女。
黄裳女子右手紧紧握住冬雷法剑,八尊只存于佛经上的神魔一齐凝视她,顿时,一股浩瀚威压铺天盖地流泻下来,几乎要压垮北宫青瑜的纤弱腰肢,她竭力鼓起周身气机,嘴角已有一丝嫣红。
“好了,别吓坏了小姑娘。”
眼眸呈现金黄颜色的青衣少年出声喝止八部天龙,以他清秀少年的相貌将北宫青瑜称呼为“小姑娘”,却并不显得可笑,反而更有一种言出法随的莫大威势,好似他要比人间帝王更加高高在上。
说来也怪,身为佛门无上重器的八部天龙,听到青衣少年的话语后,竟然都转过身去,不在盯着北宫青瑜,八尊虚影围绕着一袭青衣,闭目诵经,这一幕若是给世间僧人看见,定然会将他认作是转世的佛子!
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呵呵一笑,伸出一指绽放金光,点向北宫青瑜眉心,巡游周身的凤式飞剑啸出一声清鸣,剑锋凝聚三寸青芒,如同一道璀璨光华截断金光,飞剑折返,在空中反复弹跳三次,一剑叠一剑,天地颤鸣,凤式飞剑如长虹挂空,一剑直取老和尚的项上人头!
老和尚对杀机毕露的飞剑视而不见,坦然迎上如风雪加身的凛冽一剑,一脸祥和,如沐春风。
锋芒可断金切玉的凤式飞剑斩在老和尚的脖颈上,竟发出铿锵的金石之音,杀机森寒的飞剑像是撞在了寺庙里的铜钟上,凛冽剑锋连老和尚的明黄僧衣都未刺破,垂垂老矣的老和尚轻轻一笑,如同摘下一片花叶般,两指轻松拿住了那柄吐露锋芒的凤式飞剑,任凭飞剑如何摇晃挣动,都不能脱出老和尚的两指之间。
“咄!”
老和尚张口喝出一声,形同朽木的衰老身体发出滚滚雷音,如作佛门狮子吼,一层层强盛音浪荡动虚空,北宫青瑜提起周身浩然气意,苦苦支撑,却依旧抵挡不住这道浩大阳刚的佛门正音,识海中如浪潮翻涌,一股磅礴劲力在搅动不休,神志逐渐模糊,终是昏了过去。
在一旁冷眼观看这场毫无悬念的斗法的青衣少年,卷袖鼓起一道轻柔劲力,生出一阵扶摇大风,裹着那枚能破出这方天地的枢机引,连着昏死过去的北宫青瑜,一同送出这条地下甬道。
“小施主真是怜香惜玉之人。”老和尚笑眯眯的道。
青衣少年双手负立,声音浑厚道:“可大师却是辣手摧花之人,传说佛陀**,声音可响彻三千大世界,大师不但修成了坚不可摧的金刚体魄,还悟出了佛门降魔雷音,单以神通论,也不输给当年的地藏和尚了!”
老和尚正色道:“蹉跎一过八百年,步入菩提小境界是意想之中的事,佛门从不以神通分高低,不然我为何至今都没有养出一颗禅心,不然小施主只对我身后的那幅画像行礼,而非对我,我神通在高,也只是一名大和尚,而我身后的那个人只会念经,却以证菩萨果!”
青衣少年脸上露出讥讽之色,笑着道:“大师若是也像地藏和尚那样,发下大愿,此生为人间修行,只身走入酆都,日夜为亡魂厉鬼诵经超度,或许证就如来佛果都不是难事。”
老和尚摇头叹道:“我都不自称贫僧了,足以见得心中早已无佛祖,无佛经,无佛法,何况发愿这种事哪有这么简单,一个没弄好,就会拖累生生世世,你看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