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科幻灵异>回到唐朝的兵马大元帅> 第二十九章 古代太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九章 古代太监(1 / 2)

韩冰瞄了他的补服一眼,从恶补得来的知识中了解到这人是从五品的文官。

太监对韩冰来说,是最稀罕的生物了,所以他着意地打量了几眼,同电影里那些满脸谗媚的笑容、长得妖里妖气的假太监们不同,面前这位刘公公五十多岁,尖瘦的下巴,一双精明却温和的眼睛,除了松驰的皮肉较为白晰细嫩外,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地方。

王县丞和徐贺等人纷纷站起,王仁元躬身道“大人,朱县令中了番子的毒箭,昏迷不醒,方才势危,已着县中主簿将朱大人抬下城去,目下是下官和徐贺徐把总负责城防”。

城下隆隆的战鼓声、喧嚣的厮杀声震天,但是唐军把番子打了个措手不及,后续军队源源不断冲出城去,都图拉还道中了唐军的奸计,立即命木汗扎哒断后,大军开始后撤。

那位李公公看到番子军后撤,呵呵笑道:“张将军神勇,大军一到,便收复了凤翔,首战告捷,这可是呈给圣上的一道新年大礼呀”,听他的声音,倒不甚尖细,不过语调的确略有些娘娘腔。

张参将矜持地一笑,摆手道:“李公公谬赞了。来人,传下令去,命于龙泽,刓天,严世艺分驻东、南、西三城,陈洪,卫思成追杀敌酋”。

严御使闻言忙道:“将军且慢,我军方至,不明敌情,岂可轻敌贸进?兵书有云: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番人以马为生,移动能力远非我军可及,为今日计,还是先固守城池,派出探马,待了解敌情后,再做打算才是”。

徐贺听了急道:“大人,敌军阵脚已乱,趁势掩杀,必收奇效。所谓兵贵神速,若是等他们稳下阵脚、从容布置,那便要多费一番周折了”。

严御使见他只是个下级官佐,不禁拂袖冷笑道:“笑话,兵者,天下之凶器也,用之慎之!举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日费千金,我大军方至,立足未稳,粮草供应,皆远远抛在后面,后无援兵可恃,前有敌情未明,如此冒进,是为贪功么?”

徐贺虽也略懂兵书,可是所知有限,被他一堆什么千呀万的话说的晕头转向,张口结舌地答不出话来。韩冰此时看得出眼下明明把鞑子打了个措手不及,此时趁势追杀,番子必然难以组织有效的反击。

而且那时代军队的指挥系统本来就不发达,再加上士兵的组织性差,效忠性更差,那些普通士卒打仗几乎全靠一股锐气,所以有时出现几万人马打败几十万大军,决非演义诓言,而是确有其事。

一支军队可能帅旗一倒,大军就兵败如山了,想再组织起来十分困难。现在番子明显是处于溃败阶段,可是这个书呆子如此谨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生搬硬套些兵书战策,简直是岂有此理。

但严御使虽是个从五品的文官,张参将却不敢不重视他的意见,监军监军,岂只是监军之责,实是负有军队指挥的最终决定权,他沉吟一下,向徐贺问道:“攻城敌军有多少人?”

徐贺忙道:“回大人,昨夜只有百十名番子前来扰城,但今日凌晨突有近三千之众强行攻城,方才又有近千敌军拉了两门大炮来,若非将军来的及时,此城现已失守了”。

严御使听了说道:“如何?敌军不断增兵,显然后援不断,蔫能不谨慎从事?”

张参将迟疑片刻,回首道:“李公公以为如何?”

这两位监军都是临时抓来应景儿的,严御使是因三年大考之期已至,来宣府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李公公是内宫二十四衙门中钟鼓司的掌印太监,奉旨出京采买的,结果回京途中被八百里加急快马截了回来,和严御使一道充任监军。

他虽地位低微,却是最能时常见到皇帝的人,张参将也不敢不重视他的意见。这位李公公在内监中职司低微,虽为监军,倒也不敢嚣张,一路之上都十分谨慎,唯恐露了怯。

方才听了严御使的话,他心中已暗自盘算:“我们大军一至,便将鸡鸣驿拿了回来,可谓大功一件。若是挺军急进,再立一功,固然是锦上添花,可是若真如严御使所言,万一番子另有伏兵使我军受挫,我未尽监军之责,岂不受圣上责斥?还是小心为上”。

想到这里,李公公微微笑道:“张将军勇武,严御使有谋,咱家鼠目寸光,也说不上什么见解,不过大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在敌军之下,若贸然追击敌军,万一有个闪失,反而不美。

现在曹参将、马参将正率军自陈仓、麟游夹攻突厥军队,又有游击将军广胜驰援小驿,数路大军齐下,突厥军队必败无疑,咱家以为谨慎一些也好”。

两位监军既然意见相似,张参将便道:“好,中军听令,命陈洪、卫思成立即收兵,驻扎于城门前严密戒备,着军中匠户及地方工匠立即修复城门,派出探马打探敌军实力及周围小驿目前情形。”

韩冰听得暗暗摇头:“不怕虎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将领,明明是一面倒的大好时机,被一个书生、一个“咱家”胡说八道一番,居然就这么白白放过,实在可惜”。

张参将说道:“王县丞、徐把总陪同本官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