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希壤:鬼神> 第六章 修改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 修改中(1 / 2)

这时候,胡老爹把茶煮好了,陆曼曼给空念老和尚端过一碗。朝孙川问道:“孙叔叔,越王勾践的故事我知道,越女剑的传说也听过。这个白猿祖师司徒玄空是谁?在历史上很有名么?”

孙川解释道:“司徒玄空在历史上名气不大,但就目前的资料来说,他是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武术第一人。

在咱们国家,武术主要有三大流派。武当派武术,创自元末明初的张三丰真人,大概时间是在公元一千三百年左右;

少林派武术,创自南北朝时期来华的菩提达摩,大概时间是在公元五百年左右。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说达摩祖师到少林寺所传的,只是禅宗佛法。少林武术则源自稍早于达摩,建立少林寺的北魏高僧跋陀赦,现存的少林拳谱中,还有跋陀传授方便铲和一路大刀的记载;

峨眉派武术,创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司徒玄空,大概时间是在公元前五百年左右。比少林武术的创立还要早一千年。

司徒玄空字衣三,号动灵子。因其爱穿一身白衣,故弟子皆尊称为‘白猿祖师’。其所创的‘白猿通臂拳’、‘猿公剑’,习练之人甚多。想必‘越女’也是其弟子之一。

后来东汉时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说,越女道遇一老翁斗剑,而后老翁化为白猿上树离去。就颇有点后世聊斋的味道了。比较起来自然是司徒玄空传剑,这个说法更容易令人信服。”

陆曼曼听了,向空念老和尚问道:“原来峨眉山是中华武术的源头,那大师您也会武功么?”

空念老和尚笑道:“峨眉山佛、道两派,皆有武技流传,老僧自然也会一点。只是绝没有小说、电影中描述的那么神奇,最多也就是强身健体,让老僧八十多岁还能来昆仑爬爬山而已。”

陆曼曼奇道:“大师,既然您会武功,怎么还被那些红小将欺负得那么惨?”

周远山在一旁笑道:“小丫头,你以为武功高强就不受人欺负啦!没听说双拳敌不过四手,饿虎架不住群狼么?更何况欺负大师的,也不是当年那群小屁孩,而是造就了无数疯狂革命战士的那个环境!”

空念老和尚叹道:“是呀,都只是些走错了路的孩子!而且那时候也没人敢说他们是错的。不管怎么样,那十几年终究是熬过去了。我又能出家做僧人了,可峨眉山的大多数寺庙都没有了。我索性动了云游天下的念头。

那些年我到处行脚,交游的大多还是方外之人。或许对昆仑附梦的故事印象太深,与同道交流时。总会特别留意与昆仑山相关的信息。如此一来,还真的又多了些线索。

譬如莲花生大士笔记中提到的,一同附梦的摩尼教、拜火教二人,东入大唐后,皆为当时皇室所重。摩尼教先在长安建大云光明寺,随后拓展到各地皆有寺院,唐人信众甚多。拜火教被赐名‘祆教’,信众仍以西域胡人为主。

有趣的是,两教的中文典籍,多处提到昆仑山,以昆仑为神山圣地。要知道两教的发源地均在西亚,与昆仑山远隔万里,本无关联。中文典籍中的这等变化,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昆仑附梦给两位传教之人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深刻印记。

后来唐武宗会昌灭佛,取缔所有外来宗教。这两教秘密转入地下,竟然神奇地合二为一,变成了后来历史上大大有名的明教。

那明教拜‘明尊’,以火为光明象征,以昆仑山为明尊圣域,以‘为善去恶,清净光明’为教义。

自北宋方腊时起,明教徒不断起义反抗朝廷。后又与南宋茅子元创立的白莲宗相结合,演变出白莲教。

到元末,明教的力量愈发壮大。元朝官员向元顺帝奏报说:‘今天下反贼多半出自明教,其大股者如韩山童、刘福通、朱元璋、韩林儿等,每以‘明尊出世’为号召……。’

后来明教徒朱元璋终于取得天下,建立了明王朝。立即反手将禁绝明教写入《大明律》。

从此世间再无明教,许多明教徒加入白莲教。白莲教也不敢公开传播,转而化名为白阳、青阳、红阳等诸多教派。

这时明朝边军中有个叫罗清的戍卒,传言此人自白莲教徒手中,得到了明教某代教主所传秘本。遂落发出家,依秘本寻访十余年,寻得洞箫一支。

他携此箫远赴昆仑,亲见无生老母临凡,得以梦入诸天佛国。七年后,此人自昆仑归返中原,改名为罗梦鸿。以‘无生老母,真空家乡。’为八字真言,创立无为教。

自无为教一出,此八字真言几乎影响了明、清两代大多数民间会社,罗梦鸿也被后世教徒称为罗祖。”

孙川点点头道:“不错,从明朝的白莲教各支派,一直到民国的青帮。有资料记载奉此八字为教义的帮派,就有一百零七个;没有资料留下的,还不知有多少?

可以说这八个字,影响了近六百年来,我们这块土地上从南到北,几乎所有民间帮会组织。”

孙川顿了顿,问道:“大师以为这八个字,虽然被用来号召教徒,但其实只是罗梦鸿的个人经历。与青铜盘铭文、莲师笔记,说的是同一件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