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联军攻下更多的城池,现在看来却是不可能了,罢了,南疆终究还是需要靠武力解决的。
十万大军藏与百万大山之中,孙永军,不知你准备好迎接它的雷霆一怒了没有?
姜明锐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天上乌云滚滚,初春的天,看来要有一场春雨降落,京城人心惶惶的局面却是一改之前,变的炽烈起来。
定国公府内,定国公苏定安正与一帮幕僚商议事情。
“苏公。此时正是我派千载难逢的机会啊,五皇子去了战场,谁能保证他就一定能回来,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一举除掉五皇子,余下六皇子不足为虑,到时孙永军就算攻退南疆联军,也会因保护五皇子不利而被皇上迁怒。一举两得。可谓是良机啊。”
一个幕僚神情激愤道,其他人听的也是连连点头。
五皇子去了南疆刷资历,刚开始时三皇子一派是非常不服气的。因为那样,一旦五皇子从战场回来,军方定然会有大批人马投靠过去,这样两派维持的长久以来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三皇子的地位也会变得岌岌可危。
但现在听此幕僚的话,却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万一五皇子一去不回,那这皇位还不是三皇子的囊中之物,不管是六皇子还是九皇子都不是他们的对手,这样看来还真是天赐的良机。
苏定安沉吟良久说道:“若真如此的话。那此时当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会禀报三皇子,若三皇子也觉得可行的话。就可以加紧人手派过去,以保万无一失。”
苏定安其实也觉得此计可行。但三皇子终归是他们的老大,这么大的事还是先跟他商议一下为好。
幕僚急道:“苏公不可,三皇子行事素来优柔寡断,苏公若是与他相商,还不知何年何月才会达成,不若我们先派了人手过去,等事成之后再禀告三皇子知道,那时三皇子非但不会责怪我等,反而会夸赞我们行事周到呢。”
其他几个幕僚闻言有点头也头摇头的,有的说虽然现在三皇子还不是皇上,但总有一天会是,我们这样瞒着他这么大的事,他若事后算账的话,那我们又当如何应对。
“南疆战事注定不会长久,若我们再拖沓下去的话,说不定就会错失良机,真到那时才是哭都来不及,若依着三皇子的性子,考虑个几天,再斟酌良久派谁过去合适,一来一回差不多要几个月的时间,到得那时说不定战事早已过去,大军之中想要刺杀五皇子何其难哉。”
那幕僚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这话却是说出了众人的心声,三皇子一派,虽然大家都是真心拥护三皇子,但服他的人却是不多,就像现在这个时候,没人否认那幕僚话里有什么不对,相反以大家对三皇子的了解,事情说不定还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苏定安犹豫了一会,见幕僚们终于口径均是觉得此时应该速战速决,料敌先机,攻其不备,这样胜算才会更大,苏定安当机立断,拍板把这事定了下来,当即让人挑选出死士派去南疆了。
“希望此行一切顺利吧。”苏定安对着月光饮下杯中的酒。
朝中各个势力均有抬头的架势,但有宣帝坐镇,还出不了岔子,京师十六卫不是说着玩的,任谁有什么异动就会一举拿下,真正危险的地方就数南疆了。
孙永军走在泥泞的土路上,边走边骂:“格老子的,什么鬼天气,楚珏那小儿若还想领兵出寨的话,就把他捆起来扔柴房去,看他还敢不敢乱下军令。”
旁边行军书记苦笑连连,军中两个大佬针锋相对,他夹在中间委实不太好受。京城在得到大军不日就会抵达南疆的消息时,不管是朝廷里的官员还是市井百姓都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之前南疆联军一路势如破竹进军大楚南疆边境,眼看着南边小城一个个沦陷,大楚君臣可谓是心力交瘁,烦恼不已,现在听说大军已经杀到,还是富有经验的孙永军坐镇,甚至还押上了五皇子,三皇子一派怎么样不知道,但五皇子一派绝对会力保南疆,这一站势必会赢的漂亮。
在这样的气氛带动下,京城街头巷尾又掀起一轮热热闹闹的讨论,有说得失的,有说大军的,有说南疆风俗的,各执一词,但大部分人还是觉得大楚这一战非但不会输还会赢的漂亮。
对于这样的定论,卢国公府欢喜一片,不管是真欢喜也好假欢喜也罢,反正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仿佛南疆五皇子已经打了胜仗。
卢国公府前院书房,一如既往的安静,府内下人经过此处时脚步都会不自觉的放轻。唯恐打扰了二老爷看书,卢国公府哪个提起姜二老爷不是翘起大拇指,夸赞一声好气度!
姜二老爷对人宽和有礼,上对卢国公孝顺依顺,对长兄也是宽厚谦让,丝毫没有争夺爵位的意图,对待子女晚辈更是严肃爱护。即便是对待下人也是有理有据。丝毫不因出身的问题而有任何怠慢,因此整个国公府对这个姜二老爷无不心服口服,名声直逼圣人。
府内人都知道姜二老爷不爱功名利禄。因此这些年一直隐居家里,平日里除了看看书种种花别无其他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