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姓王之乱平定之后,杨于畏接到了来自家乡的老母书信,催促他赶紧回家成亲生子。杨于畏暗暗烦恼,他还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自己妹子为了反抗母亲暗地里给她说的亲事,入宫为妃的事情。
母亲在信上说给妹子相看了一户不会嫌弃她年纪大的屠夫,虽然屠夫已经有了小妾,一听说杨玉的兄长乃军中大将便应下了这门亲事。
杨于畏后悔不早点将妹妹的事情告诉母亲,这下可好万一让皇上知道此事还不得治他个欺君之罪。
“皇上,杨副将求见,”长御收下了杨于畏的信令,去里面通报。
“让他进来,”御书房内传来了皇帝冷清淡然的声音,这些年来各种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政令颁布,从废丞相到平定异姓王之乱,皇帝的手段也越发果决,如今已经二十岁的青年皇帝,虽然身子骨还是不算明朗,却令人肃然起敬,不管是上位者的帝王之气,还是那雷厉风行的手段都令人打心底地敬畏折服。
在皇上成年后,就连傅离都不能再猜透他的心思,何况其他人?
看着身材纤细小巧犹如十五六岁少年外貌的青年皇帝,眉眼精致如画,他正低头在御案上写着字,杨于畏不知道为什么,紧张地手都出汗了。
“末将杨于畏参见皇上。”
“起来吧,杨副将这个时候来找朕可是有什么要事?”皇帝放下了手中的笔,猫儿一般明亮的眸子中看不出一丝一毫的情绪。
“异姓王之乱已完,末将恳请辞官返乡,”杨于畏低头诚恳道。
皇帝沉默了一阵,转而问道:“杨副将怎会想要辞官?若想返乡,朕可给杨副将放长假。”
杨于畏低着不变,沉声道:“皇上,末将有罪。”逐将杨玉逃避杨母说亲入宫为秀女之事托盘而出,如今杨玉已经是皇上的后妃,母亲却给她说了亲事,也不知皇上会如何处置他们。
“向母亲隐瞒杨玉入宫之事确实是你们不对,”皇帝沉吟了片刻,舒展了眉头,“杨副将起来吧,几年前良妃便向朕坦述了此事,只是朕没有想到你们会向杨老夫人隐瞒至今。”
杨无畏面露愧色,他们两个离开村子在外面打拼,自己一路从兵卒子靠着战功坐上了副将的位置,之后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返乡去,妹妹离家出走找来天都,他原是疼惜妹妹,便给老母亲报了个平安信回去,见她一路受尽了苦头,也不忍开口将她劝说回去,谁想一拖便拖出了事来。
“良妃是个好的,虽然朕不知道不愿成亲的思想是谁灌输给她的,朕只需要她能够与太后一起管理好后宫便好,三皇子如今养育在良妃名下,她也不会太过寂寞,”皇帝让长御给杨无畏准备座位,宽慰道。
良妃杨玉是个沉稳谨慎的人,受杨无畏耳濡目染,颇有几分拳脚功夫,只是这样的一个女子却像个迟暮的老人一般活着,也不知她曾经遭遇过什么,对爱情、欢好憎恶至极,宁愿单身一辈子在宫里老死也不愿意听从母亲的意思嫁给相亲对象。
当初杨玉是抱着必死的心与陈筠说的此事,原因是当天皇帝翻了她的牌子,倒是将陈筠噎地哭笑不得,完全就是个大乌龙。
抱养来了尧英后,陈筠便让杨玉领养着尧英,没想到小家伙在养母的影响之下小小年纪就沉稳懂事,隐隐有向着面瘫发展的趋势。
杨于畏最最担心的就是妹子的未来,如今虽说进了这深宫之内,却领养了先贵妃的孩子,杨玉今后的人生都有了保障,当即感激道:“末将多谢皇上恩典。”
“虚礼就免了,”皇帝淡淡地挥了挥手说道:“朕遍批你半年假期,近日无战事,半年后,你给朕回来练兵。”
半年足够杨于畏将家中老母从偏远的穷乡僻壤的山村里带出来安顿好了,现在他不仅能够孝敬母亲,还能照样带兵两不误,杨于畏激动不已,“末将遵旨!”
“唔......杨副将的家乡杨家村可是在北边省之外?”
杨于畏点头,却见皇帝缓缓道:“北边省外的匪患居多,这一路恐怕不会顺当。”
杨于畏笑道:“皇上有所不知,在末将的家乡与大省市的接壤之处有一座广阔的寂岭山,那山间的地势虽然最适合山匪出没,却一点山匪的影子都没有。”
皇帝一听,挑起了眉,精致阴柔的脸上带着一丝感兴趣的探究,就连凌厉的眼锋都因这一丝好奇而柔和了些许,“哦?这是为何?”
“因为寂岭山间有一座兰若寺,是武林正派泰斗少林寺的主要分寺,地位只比少林低了半筹,主持禅境大师乃少林寺禅悟大师的师弟,在武林中有着不小的地位。”杨于畏郑重道:“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庇护,当地的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不受山匪困扰。”
“杨副将之意朕知道了,”皇帝轻笑了一下,“朕虽然成立了统武阁却不是为了打击武林,那些个名门正派虽然与官府不相往来,在百姓心中却是占了极高的地位。”
杨于畏惭愧道:“末将只是实话实说,毕竟皇上最近的策令在外面掀起了很大的风浪。”
“若非知道杨副将是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