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电灯。
电灯的开关有普通的拉绳也有按键,电灯制造厂家还在陆续推出壁灯台灯落地灯,要说这个时代的手工真的是没话说,只要有图纸,手工打造的绝对比图纸还要精致漂亮。
今次杨允浩和杨潇又结伴而来。杨潇还好,心情还不错,杨允浩却是有些忐忑的,只因他治下出了个倭国公主和驸马,他们居然流窜到大隋境内,还统领了一群强盗。最后还落在了大隋皇帝手里,虽然都被弄死了,谁知道大隋皇帝会不会心怀不满?毕竟这些人出逃他也是知道的,可以说是被他逼逃的,甚至他在知道他们跑到大隋境内后就不管了。当时大隋还是大齐,之后他就忘记了这件事,谁知道大隋皇帝不但将这两个人诛杀。还写了信斥责了他他一番。此次要不是为着天花疫苗。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来大隋的。
这次接待来使的事交给了崔元启和文亦侠。文亦侠是文家大郎文清竹长子,是文家长子嫡孙。哀帝时也是参加过科举的,曾经在礼部做过左侍郎。之后王氏篡位他就回了老家,之后因为文大郎身体不好,文清竹一直在家照顾父亲身体,之后文清竹被慕扶疏治好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又有了出仕的念头,崔元启便将他荐到理藩院做了院长。
国宾馆的位置比较靠近天一书院。和现代不一样,以前大隋的各个书院是没有寒暑假的,过年有半个月年假,平时农忙时有忙假。夏天天气最热那几天也有几天假期。天一书院创立后,假期被明确写进校规。
每年自正月十六开学,七月放一个月假是为暑假。八月初一开学后一直上到腊月二十,之后便开始放年假。直到正月十六。除此之外,每年端阳初四、初五,中秋十四、十五,清明,七月半,九九重阳以及皇帝万寿各放假一天。平日每天辰时三刻上学,午时二刻用饭,申时二刻放学。
于是留在国宾馆的使者们每天都能隐隐约约听见书院传来的琅琅书声和乐声、呼喊声……
八月初三大朝,文亦侠便上折子,称那些使者想去书院一观。
这是扬我国威的好事,三郎自然准了,面上不显心里却嘚瑟:土包子们,等着开眼吧!
现在书院的课程除了慕扶疏总结的比较接近现代的语数理化生物科学历史地理之类,属于古代必学的“礼乐射御”也没有丢弃。天一书院就有一个大型跑马场,马场里的马匹也有二十匹。
平时上齐射课的时候,一个班不超过二十人,这行马尽够了。家境好的学生有自己的马,却是不允许骑进书院的,进了书院就要换上统一的院服,中午一顿也必须在书院食堂吃,平时大家吃穿都是一样,贫富差距也就不那么明显,书院院规就有一条规定不得贫富论差距、不得以貌取人。
八月初五早上,书院如往常一般开门,学子们除了住校的,其他人都在上课前赶到。若有迟到,需在书院门口那块刻着院规的大石下站立一刻钟,之后才能进去接受师长教诲。好在能考入书院的都不是那种无规矩的,这条院规到现在还没人犯过,那块大石下也从没有人站立过。
天一书院的校服男子是一色的天青色长袍,女子是粉红色长袍,式样差不多,都是宽袍窄袖式样。齐射课的衣服都是立领上衣,下面是宽腿裤,只是颜色变成男子绿色女子黄色。
那些要求“组织学习”的使者们是在第二节课的时候到的。今天没有大朝,三郎和慕扶疏、阿照一起组团参观。
除了开恩科时来过,书院启用后三郎和慕扶疏都是第一次来。上午一般都是正科,也就是语数物理化学等科目。他们随意抽了一个班,却正好是女学生那一班。
阿照自从对绣荷包事件保留意见之后,就开始琢磨如何“跳舞”让阿娘开心。可惜的是周围的人都说跳舞是小娘子才会的,而宫中并没有舞姬,身边的“小娘子”也大多是五大三粗的宫女,昨晚听见爹娘在说今天要参观书院,并且书院又女学生,女学生等于小娘子,小娘子等于会跳舞……
阿照果断决定第二天一定要跟好爹娘……(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kineika同学投出宝贵的三票粉红票!
鞠躬感谢杜若纤尘同学投出宝贵的两票粉红票!
受之有愧……
抱歉又停更……清水早出晚归真的很辛苦……昨晚的演出简直就是遭罪:广场上大妈们要跳广场舞,前后夹击,两个舞团将我们包围。什么安全生产之类的演出对她们来讲都是浮云,我们就是和她们抢地盘的坏人,一场演出下来我脑子里全是小苹果和凤凰传奇……悲催的是那个地方我们已经连着去了三年,每年一次都是这样的广场舞和我们一起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