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建议你这么做……当然,这只是个人意见。”PADIO忽然说道。
“为什么?”
李蒙南相信PADIO这话应该不是无的放矢,事实上他早就发现,这只伪娘对于传说地的了解,似乎比他们所有人都要多。
“因为我们华夏人对于斗战技的契合度太低。”
“契合度?”李蒙南又从PADIO口中听到一个自己从未听说过的名词。
PADIO这次倒是难得的没开启毒舌模式,毕竟这些信息本就不是初次执行任务的梦行者新人能知道的,因为这不是存在于研究所主电脑上的资料信息,而是资深者总结出的经验规律。
他也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才会提前了解到这些信息的。
“传说物存在的基础是什么?”PADIO忽然问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
“是传说地?”郭依民试探着插话道。
李蒙南沉思片刻,道:“应该是传说吧?没有相应的传说,盖亚世界中就不可能会有传说地的出现。”
PADIO颇为认同的看了李蒙南一眼,点头道:“果然还是和聪明人说话省力……准确说来,传说地存在的基础是认知度。”
“认知度?”
“我们华夏人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对三国说得头头是道,谈起关羽,脑海中马上便出现赤面长须,忠义无双的形象,谈起孔明,便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飞灰湮灭。
但如果谈起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谈起传奇**师梅林,只怕就没几个人了解了。
这就是认知度的不同。”
“这个我能理解,但这和你说的契合度有什么关系吗?”李蒙南似乎隐隐感悟到了什么。
“我们每个华夏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相信遥远的过去,曾经有一群人可以凭借自身的修炼,移山倒海,飞天遁地。
而对于西方,准确来说是欧洲文化圈的人来说,他们的历史,在他们的勾勒中就该是个剑与魔法的世界,英勇的骑士为拯救被恶龙劫持的公主,义无反顾踏上屠龙的征途,最终抱得美人归,在吟游诗人的口中成为传说……”
“话是没错,为什么从他嘴里说出‘抱得美人归’时,感觉就那么违和呢?”郭依民歪头在李蒙南耳边小声嘀咕道。
“在意识的世界一直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相信即存在。
对于传说物也是一样,相信程度越深,越能发挥出传说物真正的实力。
就像当年电影《哈利波特》在华夏国刚上映的时候,很多人便吐槽过哈利的那根魔杖,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魔法非要用一个棍子才能使出来,离开了魔杖,魔法师就完全成了废物。
国外观众就没有人吐槽这一点,因为在他们的文化认知中,魔法师就是如此。
而当年李安的电影《卧虎藏龙》在国外上映时,很多老外也是纳闷,人怎么能不借助任何东西站在树枝上,甚至是水面上,到底是什么力量能让他们脱离地心引力?这完全不科学。
但国内的观众就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因为对他们来说,轻功就是华夏国武侠文化的一部分,哪怕目前依旧无法从科学的角度证明其存在,但就是愿意相信。”
李蒙南明白了,生活于某一文化圈的人民对于本文化圈特有文化的认知程度,就是所谓的契合度。
“也就是说,这斗战技只有欧洲文化圈的梦行者才能发挥出百分百的力量,而对于我们这种华夏文化圈的人,威力就要大打折扣?”
PADIO点头道:“是的,同理,各种武功秘籍也只有我们华夏国梦行者才能发挥出百分百的威力,哪怕是亚洲文化圈其他国家的梦行者得到,效果也不甚理想,对于非亚洲文化圈的梦行者,基本就跟废纸差不多……在这一点上,我们华夏梦行者还是很占便宜的。”
想想也是,华夏语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语言,哪怕是土生土长的华夏人,给他一篇文言文,估计十有**也得抓瞎,你总不能指望一个老外明白什么叫“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指望他知道什么叫“道可道非常道”吧?
当然,即便是华夏国梦行者在对不同传说物的契合度上占有综合优势,但实际上也没有人会选择非华夏文化圈传说物的技能体系,毕竟削弱得再少也是削弱,怎么都不如选择自己熟悉的技能更加稳妥。
不过对于一些不需要文化认同的通用类传说物,例如普通的冷兵器,就没有那么多说道了。
“郭依民,这斗战技你先收好,等回头找其他的梦行者换件你能用的装备。”
既然队伍中没有人能发挥出这斗战技的真正威力,李蒙南也就不打算让郭依民浪费这难得的传说物了,毕竟技能类的传说物不像装备类的传说物,一旦学习后,就再也无法复原了。
……
除了那张记载着不知名斗战技的羊皮卷,这些佣兵身上再也没找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当然,这里说的没有价值是相对那斗战技而言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