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的天空,白云朵朵,空中缕缕清风带来丝丝花香,花园里百花齐开,争奇斗艳。一群十三四岁的少女们在花丛间扑蝶,嬉笑打闹着。不远处伫立着一位十二三岁左右女童,身后两旁站着两个清姿秀丽的小丫鬟,比女童也大不了几岁。此时的女童尚未长开,如含苞待放的花朵。虽未灿烂多姿,但也已经初见端倪,日后只怕也是美艳不可方物。
“快,这里这里,对对,抓住啦,如意你真厉害。”吉祥丫头看见如意扑住那淡紫色的蝴蝶高兴的大叫。周围的几个小丫头们都兴奋地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为这早春的花园里更添上一份春色。
青竹看着园中姑娘们嬉闹也觉得十分有趣,再看看身前的小姐,忧虑替代了喜色。青竹很奇怪,自打小姐十几日前摔倒晕过之后,醒来就一直是这么闷闷不乐的样子。老爷、老太君和夫人知道后都着急不已,把那天跟随的下人们都罚过一边,只有自己和这几个贴身大丫鬟,才因要照顾小姐而只罚了月钱免去了皮肉之苦。平时小姐对自己这些下人都是很和蔼的,青竹是真的很担心小姐这幅模样。
青竹偷偷地给另一旁的紫玉使个眼色,紫玉点点头,轻声的说:“小姐,你看她们玩得多开心呐。不过这些死丫头们胆子真大,天天就知道玩,府里可不是养这些闲人人的地方,真该让管事的大嬷嬷使劲的教训他们。是吧,小姐?”
长孙静宜知道紫玉这丫头就是想让自己张口说话,看着花园内熟悉的景色,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又重生了。真是不得不赞叹造化弄人,穿越、重生这种小概率时件却总在自己身上发生。不过在这十几天里,她也想清楚了,既然上天给自己这样的机会,不管是考验还是幸福都该认真的活下去。
其实长孙静宜也很无语,前世的自己好歹也是一个穿越人士。身为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女性,有着中华五千年的智慧,可是还是败得一塌糊涂。在爱情上更是失心失命,简直给穿越大军丢脸。现在,她又多了一个重生的机会,前世的她以为做出一副大家闺秀的样子,贤良淑德的讨婆婆欢心,做世人眼中的好媳妇、好妻子,可却还是得不到所爱的人。现在,她想做自己,不要痛苦。
想通了的长孙静宜笑了,点指紫玉说:“你这小丫头,就数你心眼多。我还不知道你,你那么心软还罚丫环?呵呵,放心吧,本小姐我就是有些事没清楚,现在想清楚了。好了,走吧,找老太君去。”说完就转身就要离开。
青竹和紫玉见小姐脸上现了笑意,也就放心了跟随在后。
长孙静宜走过垂花门,边走边欣赏自己家的豪宅。虽然居住过十多年快二十年了,可是杨云还是止不住惊叹,长孙家不愧为天启国第一世家,宅院占地几十亩,仅后院花园就有中、东、西三个之多。东园主要所属老太君,主要种植者松柏之类的长寿树木,竹坞曲水、廊腰缦回,景致多给人以静谧的感觉。离老太君居住的永安堂也不远,方便老人家散心。
而中园归属于安国公夫人,也就是长孙静宜的母亲。因长孙静宜的母亲是南方人,所以中园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池广树茂,景色自然。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池上修建着蜿蜒曲折的走廊,方便观鱼赏荷。
最后的西园则为长孙静宜而修,是新建的,这也从侧面说明她在安国公家的地位。西园虽然不大,却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天启国所有的大部分花都能在这里找到踪迹。长孙静宜刚刚赏花之处也就是这里。
老太君所在的永安堂位于宅院的东面,长孙静宜离开西园乘坐轿子来到永安堂。永安堂的丫鬟们早就有人远远地看见孙小姐的轿子,已经禀明了老太君。
长孙静宜来到自己奶奶面前,早就泪流满面。前世,老太君是如此疼爱自己,安国公的家族势力尽数交给自己。而自己却用这些为那无情之人,尽心尽力。“奶奶,静儿好想您,呜呜。”长孙静宜扑进老太君的怀中,抽泣不已。
“好孙儿,别怕,奶奶在这呢。乖啦,女孩子家的眼泪流不得,金豆子珍贵得很呐。”老太君边说边亲拍杨云后背。
祖孙俩好一番嘘寒问暖,长孙静宜哄得老太太是眉开眼笑。正在这时安国公夫人,也就是长孙静宜的母亲进来了,笑着说:“娘,我就说静宜没什么问题吧,看把您担心的。”
老太君瞪了媳妇一眼,说:“你这个做娘的不疼闺女,我这个老东西可是疼得很呐。看看静丫头都瘦了,小脸尖的,可把我这把老骨头吓坏了。”
国公夫人望着长孙静宜是觉得很是清减几分,心下不免有些心疼,目光中就不免带有几丝怜意。长孙静宜感受到母亲的目光,连忙离开祖母的怀抱给母亲请安。
“好啦,快起来,一家人还在乎这些虚礼干什么。静儿你才缓过来,好生歇着吧,看吧一家人担心的。你兄长在边关都回信询问,以后可不许这样了。”国公夫人生性有些严厉,虽然心疼但也未表露什么,看着女儿如此知礼,不禁满意的点点头。
“行啦,静儿刚好,况且我们国公府也不需要女儿家的学多少规矩。别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