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科幻灵异>汉朝的故事> 第二四章 睢水之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四章 睢水之战(1 / 2)

【原文】夏四月,田荣弟横收得数万人,立荣子广为齐王。羽虽闻汉东,既击齐,欲遂破之而后击汉,汉王以故得劫五诸侯兵东伐楚。到外黄,彭越将三万人归汉。汉王拜越为魏相国,令定梁也。汉王遂入彭城,收羽美人货赂,日置酒高会。

【译文】夏天四月,田荣的弟弟田横征集了数万人马,拥立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项羽虽然听说汉军向东进军,既然攻打齐国,想要彻底击败齐**队后再去攻打汉军,汉王因此能够劫夺五位诸侯王的兵马向东攻打西楚。行军到外黄的时候,彭越统帅三万人归降汉王。汉王任命彭越为魏国的相国,命令他平定梁地。汉王最终攻入彭城,收缴了项羽的美女财物,每天设置酒宴,大会诸侯。

【分析】五诸侯:指的是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魏王豹、殷王司马卬等五位相继投降汉王的诸侯王。此时的刘邦应该是军力大振了,兵马数量得到了巨大的补充。但是,兵不在多在精,五个诸侯的联军是各自为战,还是需要汉军的打散与稀释。各自为战的话,军队仓促组合,号令不一致,上下不同欲,军心不协同,就是一团乌合之众。需要汉军打散稀释的话,汉军的精锐实力就会得到稀释,反而不如汉军独立对抗项羽的军队。将士数量增加,就像公司规模增加,不是越大越好。组织的规模越大,命令传递的缓存就越大,命令到达终端的时效性就会减弱,基本上命令和信号都会和最初发出的很不一样。

《史记》记载:“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刘邦统帅的兵马一跃达到五十六万,想到当年的一介亭长可以手握五十六万兵马,刘邦心里的骄傲感应该是油然而生,所以他收集了项羽的美人、美酒和美玉,沉湎于纸醉金迷的酒色财气中,成为不折不扣的骄兵。天知道,如此骄傲的刘邦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项梁呢?当时张良不在身边吗,怎么也不学习宋义假装规劝一下自己的大王?!

【原文】羽闻之,令其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从鲁出胡陵,至萧。晨击汉军,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围汉王三匝。大风从西北起,折木发屋,扬砂石,昼晦,楚军大乱,而汉王得与数十骑遁去。

【译文】项羽听说后,命令手下将领攻打齐国,自己统帅三万精兵经由鲁县杀出胡陵,到达萧县。早晨攻击汉军,两军在彭城灵璧县东面的睢水展开激战,大败汉军,杀死大量士卒,睢水因被尸体堵填满不流动了。楚军把汉王里外围了三层。狂风从西北方向刮起,摧折树木,掀毁房舍,飞沙走石,白天变成了黑夜。楚军大乱,汉王才得以带领几十名骑兵慌忙逃离战场。

【分析】项羽正在齐国作战,听说刘邦炒了自己的大本营,担心自己心爱的虞姬被好色的刘邦欺负,星夜兼程亲率精兵三万会师救援。项家军真是天下劲旅,以一当十。早晨发起攻击,日中大破汉军,又在谷水、泗水、灵壁、睢水打败汉军,杀死汉军十数万人,尸体阻断濉河。把刘邦为的是里三层外三层。这时候,出现了非常不可思议的天文现象——西北风突然刮起,没有一点征兆,霎时间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刮得楚军打乱,刘邦在老天爷的眷顾下仓皇逃窜。这是中国史书的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凡伟大的人物面临绝境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超越自然规律的事情发生,好像这些人真的身负天命、受命于天,蔡宇才能得到上天的眷顾,遇难成祥,化险为夷。

【原文】过沛,使人求室家,室家亦已亡,不相得。汉王道逢孝惠、鲁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二子。滕公下收载,遂得脱。审食其从太公、吕后间行,反遇楚军。羽常置军中以为质。

【译文】汉王刘邦经过沛县,派人寻找老婆家人,家眷已经逃散,刘邦没有找到。汉王在路上遇见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就把他们带上车。楚军骑兵追赶汉王,汉王感到情况危急,就把孝惠帝、鲁元公主、推落车下。滕公夏侯婴下车抱起(他俩)坐在车上,姐弟俩才得以脱险。审食其跟随着太公、吕后抄小路走,偏偏碰上了楚**队。项羽一直把他们留置在军中当作人质。

【分析】刘邦路过沛县,顺道接上老婆孩子还有家人,却没有找到。在道路上碰见汉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刘邦因为楚国骑兵锲而不舍地苦苦追赶,几次三番为了减轻车体载重,把自己亲生的儿女推下马车。还是滕公夏侯婴懂事重情义,跳下车抱起孩子放在车上。可见,刘邦真是铁石心肠,“欲成大事者,至亲亦可杀”。自己的亲骨肉就像破烂一样毫不犹豫的舍弃,成就大事的人果然非同凡响。鉴于此,后来的“烹父分羹”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原文】诸侯见汉败,皆亡去。塞王欣、翟王翳降楚,殷王卬死。吕后兄周吕侯将兵居下邑,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汉王西过梁地,至虞谓谒者随何曰:“公能说九江王布使举兵畔楚,项王必留击之。得留数月,吾取天下必矣。”随何往说布,果使畔楚。

【译文】诸侯看见汉军失败,都逃走了。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归降楚国,殷王司马卬死去。吕后的哥哥周吕侯为汉王带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