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手握石碌矿场的乡绅还以为这个坎过去了,但现在看来,还是没能逃过去。
那石碌矿业公司谁不知道真正的幕后老板是林家父子?现在入了股,不摆明了还是要被秋后算账的吗?
一个年约五旬的胖乡绅站起身,肉痛地说道:“林管带,小人手里也有一座小矿场,矿工不多,就百来号人,并入石碌矿业公司也没什么问题。这股份小人就不要了,就当是给林管带举大义的资助吧。”
有了胖乡绅的带头,其他人也全都反应了过来,纷纷表示愿意把矿场捐出来,让林云一时间有点恍惚。
这些葛朗台,铁公鸡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但他仔细一想,就明白了这些人的算盘,他们是不愿意上自己这艘船啊!宁愿出点血,也要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
说到底,还是这些人不相信林云能够成功。在他之前,革命党闹了多少年了?这些年来大大小小的起义不断,但每次除了罔送许多人的性命之外,也没见把这大清朝推翻啊。在他们看来,这大清朝还没到要灭亡的时候。
林云看出了众人的担忧,笑道:“这第二件事情大家不必着急,等过一段时间再说,我现在告诉你们,只是希望你们有个心理准备。”
虽然林云如今很放心地将石碌矿业公司交给张鸿犹打理,但是绝对的权力滋生绝对的**,还是得有人看着才行,林云自己可没那么多时间盯着矿业公司,还是让这些人来方便些。
听到林云这么说,众乡绅这才松了口气,原来不是让他们现在就入股,那就好办多了。过一段时间之后,谁知到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事情?
“第三件事情,是我希望咱们昌江县的各位乡绅们能起个带头作用,投资铁路。”
这个想法是林云临时加进去的,至于什么时候才能落实,还得看接下来的事情顺不顺利。
听到林云如此说,乡绅们也愣了一下,这个不新鲜,号召当地人集资修铁路,如今的四川就在搞啊,还搞的挺红火的。铁路可是个赚钱的玩意儿,没看洋人都拼了命地想在中国建铁路吗?
但是这个提议怎么看都有点不靠谱,林家父子接下来的命运还没着落呢,现在提这个是不是早了点?
但是林云觉得一点都不早,如今这些乡绅们为了保命都舍得出钱,正好让他们先把钱凑起来,免得以后没有性命之忧,都把钱捂起来了,再让他们拿出来,有些人恐怕还不愿意。
“修铁路是件很耗时间的事情,先要勘探现场,选定路线,然后要订购铁轨,机车,召集劳工铺路。这些事情都要消耗大把的时间和金钱。我看大家今天都把钱拿出来了,索性也不要拿回去了,就当做铁路公司的第一笔投资吧。大家放心,这笔钱我不会碰,就由这位老乡绅保管吧。”林云笑道。
场中乡绅哪个敢说不字?连连点头表示认可,这些钱本来就是他们忍痛割掉的,就算投到了铁路上失败了,也没什么。但要是成功了,那可就赚钱了。众人想了想,这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当即敲定了琼崖铁路公司的名字,林云还给他们规划了第一条铁路线。
这条铁路线都在昌江县境内,很短,从石碌镇过叉河镇,最后终点到昌化镇。是一条将石碌铁矿和北部湾连接起来的铁路,算是一次试点。
这条铁路,林云没有打算入股,现在插手,恐怕这些乡绅都要被吓跑了,反而不美。
搞定了这批乡绅,林云招来了杜蛮子。
后者刚踏进正厅,就扯开嗓子道:“大哥,名单我已经清理出来了,这些家伙竟然敢不给我们面子,得找他们好好聊一聊。”
杜蛮子一脸杀气地说道。林云的脸色也是沉了下来。
原本他让陈继才张贴的告示点名要求五十名昌江县最有名气的乡绅前来,但实际上只有二十三人到来,还不到一半之数。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石碌镇附近的人,距离远一些的,几乎都没有来。
这些人如此不将林云放在眼里,也是认定林云成不了气候,不足为虑,没将他放在心上。
“既然这些人这么没有眼光,就让他们开开眼界吧,顺便弄点军费回来。”林云淡淡道。
杜蛮子咧嘴一笑:“我这就去办,给我三天时间,这名单上的人一个都跑不了!”
林云点点头,让杜蛮子先去办事,自己换了一身军装,来到了昌江大牢。
如今昌江县只有一些土布作坊,连一家织布厂都没有,琼崖陆军军官学院的学员们穿的还是林云从德国弄回来的制式军装。为什么要用德制军装,完全就是林云的个人爱好,他觉得这军装比那些土黄色的日本式军服好看多了。
但是军装都要靠进口,说来实在是有点丢人,林云已经下定决心过段时间后再订购一批织布机,至少在生活军需品方面,得做到自给自足。
但是要订购那么多机器,眼下又要打仗,哪里来那么多钱?没办法,只要从这些人手里压榨了。
林云到了昌江大牢,狱卒打开门,将三个被打得遍体鳞伤的乡绅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