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盲选,所有的选手都有让导师们猜错的时候,所以当天也是让四位导师轮番上阵,嗓子都唱哑了。
唯独麦小鹿,是让四位导师都猜对了的,这充分说明麦小鹿的声音辨识度极高,个人风格也很明显。这无疑是相当大的优势。
但导师们也指出,这另一方面说明麦小鹿音乐的风格还不够多样化,嗓音也还不够富于变化。
瑕不掩瑜。四位导师都对麦小鹿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
麦小鹿犹豫了很久,尤其是在崔健和丁薇之间,很难做出取舍。
思想斗争了相当长的时间,她最终选择了丁薇做自己的导师。
当时充斥荧屏的歌唱选秀比赛和节目,大部分都是雷同的套路,一轮一轮地翻唱别人的歌,一次又一次编造各种悲惨遭遇或感人故事,以此赢得观众和导师的同情分。《创作我音乐》这样的以原创为宗旨的选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一轮播出后就获得了很好的口碑,但还不够火爆,第二轮则因为前所未有的比赛方式,更让节目的好评度爆棚。
跟这个节目一起火的,还有麦小鹿。
媒体是爱死了麦小鹿,觉得这女孩儿身上可以用来报道宣传的点太多了。
首先,在参赛选手中,她属于绝对的气质美女、知性美女,这并非是指她长得不够漂亮,相反,麦小鹿五官很精致,不属于美艳型,而是有一种清淡的美。这种美是最经得起细细品味的。在这个看脸的娱乐圈,即便她没有唱功,没有实力,单凭长相和气质,也足以一路走下去。
其次,她还有着与外表截然不同的音乐偏好和风格,用一些乐评人的话说,她内心住着一个和外表截然不同的麦小鹿,甚至被调侃道,内心一直有一只总是砰砰乱跳的小鹿。何况,她的嗓音、唱功和创作能力有目共睹。不仅在这次比赛中怎么看怎么有冠军范儿,甚至能准确预见她会走得更远。这次比赛,仅仅是一个起点而已。
最关键的是,她在回答导师问题的时候,答案也总是充满了爆点,让记者从来不担心没内容可写。比如,仅仅是盲选第二轮过后,铺天盖地关于她的报道都是:《麦小鹿质疑罗大佑唱功》,《麦小鹿将罗大佑得罪到底,称其不如彭佳慧》,《麦小鹿拒崔健,称不做摇滚女将》等等等等,这些,无一不让《创作我音乐》这个节目和麦小鹿受关注的程度更高。
两轮下来,麦小鹿的表现最为抢眼。尤其是第二轮的《鹿港小镇上的一块红布开始让我鬼迷心窍》,更是大受欢迎。
节目组趁热打铁,为第二轮后晋级的12位选手清唱的歌曲做了很好的编曲配乐,并在第三轮比赛中,让这些完整的作品一一亮相。
麦小鹿的那首有着史上最长歌名的歌曲,在加上了编曲配乐之后,被誉为:“有着无与伦比的完美”。
第三轮的第二部分比赛,是每个选手在导师的指导下再创作一首新的歌曲。
麦小鹿的歌词很快就出来了。但作曲,她和导师丁薇颇费了一番思量。
最终出来的成品还是让麦小鹿比较满意的,但丁薇却觉得什么地方不太够味。
她琢磨了好半天,突然问麦小鹿:“你会什么乐器吗?”
麦小鹿回答:“会弹琵琶。”
弹琵琶?丁薇开始脑补琵琶声声的效果。
“我们——要不试试在这首歌里加入琵琶声?”丁薇问麦小鹿。
麦小鹿吓一跳,这首歌?加上琵琶的音效?难以想象,仔细琢磨一下,却似乎不是那么水火不容。
她笑着问丁薇:“不会还要我边弹琵琶边唱歌吧?”
丁薇也笑:“我正有此意。”
两人互相呵呵。
麦小鹿点头:“我试试吧!”
那首歌叫《朽木》。
朽木烂在地上
朽木烂在地下
朽木烂在外面
朽木烂在里面
烂在地上与烂在地下有什么区别
烂在里面与烂在外面有什么区别
这就是地上与地下的区别
内部与外部的区别
短短八句词,每句都很短,她翻来覆去地浅吟低唱,却并没有让人觉得烦,因为她每一遍唱的时候,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变化。
等她从家里拿来琵琶,边弹边唱,竟然真的收到了意外出色的效果。
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歌曲和乐器,结合起来,不仅毫无违和感,竟然奇迹般的让这首歌充满了韵味。
丁薇不禁拊掌道:“我敢保证,你这首歌绝对会是第三轮最特别、最能让人记得住的作品!”
麦小鹿不由得赞叹丁薇的音乐感觉,她问:“丁老师您是怎么想到让我加上琵琶的?真绝了!”
丁薇笑说:“其实我一开始没有想到琵琶,我首先想到的是二胡。因为我自己从七岁开始就学习二胡,当时听到你这首歌,就在想,如果加上二胡的声音会是什么效果。然后我问你会不会乐器,你说会琵琶,我突然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