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省建康市河宁区安宁大道。(20XX年6月14日下午2时12分烈日当空)
进了六月,天气就渐渐的炎热的起来。地处我国南方江南省的重镇建康市受制于南方那独有的闷热潮湿的天气更是格外的燥热难耐。
建康市的居民大多早已习惯了这里夏季的鬼天气,应对起来非常的有心得和办法,要说最高明的办法自然就是躲。
虽然安宁大道已经是健康市河宁区的主干道了,但宽阔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并不能看到太多的行人。这些为数不多的行人分为两拨,一拨站在靠近马路的这一侧凭借着路旁高达挺拔法国梧桐浓密的树荫行走,另一拨沿着马路内侧,躲在接到两边商家的门面延伸出来的遮阳棚前进。
一只外出公干的处女座的鸟儿正巧飞过这里,它自上而下的俯瞰到这么好一幅如楚河汉界般井然有序的和谐画面,不禁击节赞叹,心中万分舒爽,它忘记了太阳**的炙烤,沿着这一条路飞了好久好久。
突然,这个处女座小鸟儿皱起了原本欣欣然的眉头,扭动着自己轻盈而灵巧的身体在空中画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头也不回的飞走了。
它的离开是有原因的,因为“楚河汉界”上多了一个人。
刘汗青,本是兖南人,因为在建康读的大学,毕业后出于对工作、感情、友情还有生活环境等种种适应惯性的考虑就选择了留在了建康,成了半个建康土著。刘汗青并不厉害,也并没有太高人一等的才华,最多也就只能算是一个自认为自己不是普通人的普通人。现在是厮混于在我国还属于新兴行业的传媒业中最为夕阳产业的报纸中。就职于建康当地最大的几个纸媒之一的建康晚报,是健康晚报教育和民生专栏里一位小小的责编。
因为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原本过的顺风顺水的纸媒受到了新兴的网络媒体的巨大冲击,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网络新媒体平台媒介的发展和在几款包括微博在内的制作精良的手机APP软件的带动下,纸媒更是被挤压的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但是建康晚报毕竟是在这古老的建康城盘虬卧龙了半个多世纪,日子虽然难过了些,但勒进了裤腰带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这刚刚毕业没多久才进报社的刘汗青可就有了些人命危浅,朝不保夕的味道了。
按说行业这么不景气,是不应该再招人的。但是因为建康晚报缺少经费很早以前就开始到处找实习的大学生这种廉价的劳动力来降低成本。刘汗青呢则是在大二的时候就进来了,在建康晚报实习过的大学生里,刘汗青既不是最有才华的,也不是人脉最广的,但是他确实是最坚持的。身边实习的大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唯有刘汗青依旧在。不知道是不是报社的马主编终于良心发现了,还是确实缺人手需要招人了,反正在刘汗青继续坚持这种令人发指的坚持到毕业的时候,马大主编终于给他解决了编制,于是,刘汗青毕业后便成为了建康晚报这几年来唯一一个招进来的正式员工。
这样特殊的经历和成就对于二十多年的人生一直没有什么出彩表现的刘汗青来说,实在是一份难得的荣耀,刘汗青也确实总是拿这件事在自己的狐朋狗友那里不住的吹嘘。天真烂漫的刘汗青曾经一度认为自己正式入职后会是一副众望所归百鸟朝凤的祥和局面,但是现实很快把他击打的粉碎。在风调雨顺的时候,人们往往还会比较大度的带一带呆萌可爱的天真少年,但是在现在这个光景下,建康晚报的老员工们可并不会这么大度在让这么一号人物顺利的从自己本来就不丰盈的荷包里再拿出去一部分。
有油水的盘口刘汗青是根本捞不上,所以刘汗青自然而然就分到了教育和民生这个苦哈哈的板块。刘汗青之所以能够成功的挤进根本不可能招人的建康晚报,凭借的就是他那超乎常人的恒心和忍耐力。虽然现在他所享受到的大多是同事们的白眼和嘲讽,不过相来就擅长苦中作乐刘汗青照样可以干的有滋有味有模有样的。
刘汗青本身就是一个刚毕业的穷学生,个人的人脉和关系网都根本不足以让他支撑起来整个民生教育版块的新闻源。但是本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裸奔精神,刘汗青只得把自己手头那有限的资源不停的“过度捕捞”,来应付交稿的差事。但是因为相似度太高,而且并没有太多的新闻爆点和趣味性,虽然刘汗青已经努力的把文稿写到了即使报社里最挑剔的马主编都不好再说些什么,但是这些来自源头上的不足,他却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大中午头儿,刘汗青正斜靠在椅子上因为马主编劈头盖脸的痛骂然后驳回了的稿件黯然神伤呢,手机就收到了罗飞的的召唤。
罗飞,刘汗青大学结识的死党。土生土长的建康人,但是身上却少有南方人身上那种“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气息,反而多了些北方汉子那与生俱来的粗犷与豪爽。他和刘汗青是室友,同为建康传媒大学戏文专业的学生,不过不一样的是他并没有选择向刘汗青那样毕业了就走出了校园,而是遵从了家里父母的意见,托关系选择了相对安逸的留校任教,众所周知留校任教是不可能一开始就可能走上讲台的,于是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