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科幻灵异>三国之宋武逆袭> 第74章 相遇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章 相遇在历史的十字路口(1 / 2)

南方的丝绸、布匹、瓷器、燃料、水果、铁器、茶叶,一箱一箱从船上卸下来,有的装车开向刘氏的庄园,有的直接就在芝罘港码头堆积,有的直接在码头售卖。

码头边已经形成一个规模不小的集市,人来人往,多数是做批发生意大商人。

“东莱刘氏好大的手笔,竟然直接绕过徐州,从吴郡买入丝绸、布匹。”

“听说东莱刘氏族长刘舆,被皇帝封为乐浪太守。”

“东莱刘氏的族学改名渤海书院,求学的士子有数百近千人啊,为了提供住房,东莱刘氏在山上起大屋百间,连绵不绝,从十几里外的牟平县城都看以看到。”

“嘿嘿,你哪里知道其中的道道,刘舆从山阳太守卸任后,没事情干,便开发荒地,劳动力不足,便以书院为名,召集人给他们耕地。平日没事情了,才教这些流民读读书。”

“真的吗?还以为东莱刘氏慷慨,原来打的这个主意。”

“我青州多是山地,或者海边的荒地,这些山地、荒地能种植出多少粮食?”

“听说刘舆修新修数条水渠,以灌溉新开坑的田地。”

“是吗?我怎么听说是刘舆的孙子刘裕设计的水渠,这刘裕10岁左右,颇为不凡。”

“假的吧,10岁的孩子能做什么?俺10岁时候还在玩泥巴,过家家。”

“真的,真的,那刘裕曾经作诗: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

集市中最好的渤海酒楼,二楼靠窗座位坐着一老一少二人,衣着华美,气度不凡。一个年纪颇大的士子,一个11、2小孩,桌子上摆着牛肉、羊肉、鱼肉、鸡肉各一盘,时令蔬菜两盘,果脯两样,周边站着几个家丁。

年纪颇大的士子看起来50左右,对小孩喝道:“小登,你怎么不吃菜?”

小孩眼睛一转:“父亲,我快被这些食客气疯了。”

“喔,他们自说他们的,你有何可气的?”

“父亲,他们说10岁便不能有所作为,我故而生气。”

士子爱怜的摸着小孩的头:“登儿,你哪里是为此生气,明明是看不得人家和你一样聪明罢了。”

登儿拉着父亲的胳膊,笑嘻嘻地卖萌:“父亲,原来您早就懂了孩儿的心,我们去渤海书院看看好不好,看我聪明还是那个刘裕聪明。好不好嘛。”

士子抚摸着小孩的头:“登儿啊,这天下之大,北极草原,东到大海,西到大漠,南去交州,聪明人很多,又有谁最最聪明?”

“况且成败之道,在于审时度势,在于适当时候做出适当举动,却又有所坚持不随波逐流,并不仅仅谁聪明就最成功。”

小孩仰着头,崇敬地看着父亲,满眼都是小星星,一种不明觉厉的味道又在心中堆积:“父亲就是这世界上最聪明最有学问的人,孩儿长大了也要和父亲一样聪明。”

————

“哈哈,最聪明,真有意思”一声不和谐的声音响起。

“喔?父子对话,让先生见笑了。父亲教导儿子,先生何必当真。”年纪大的士子笑到,明着是请人原谅,实际是指责对方偷听对话。

“嘿嘿,在下东海王朗,字景兴。我这人喜欢交朋友,看令郎聪明可爱,颇像故人之子,故而觉得有意思,冒犯之处还请见谅。”王朗起身道歉。

“原来是名满青徐的王景兴啊,幸会新会,在下邳陈珪,字汉瑜。”年纪大的士子道。

“莫非是名满天下的故太尉陈球家人?陈太尉破贼胡兰、朱盖有功,威著南邦于国家有功,谋划诛灭宦官事泄为宦官所害,天下都为之怀念,认为他是与李膺齐名的名士楷模。”王朗道。

“谢谢你的称赞,我与刘公有旧,平日还有些生意上的来往,所以来牟平看看,倒不是有意打听这些传闻。”陈珪道

王朗说:“我与刘公之子刘繇曾经同在洛阳为郎,也是为刘公送行而来的,如此我们同路可否?”

陈珪道:“善。”

几人下得楼来,向东南方向刘氏庄园而去。

————

若非刘裕穿越复活,刘繇应该从黄巾之乱开始,就在陈珪的老家避难数年时间,可见双方关系之亲密。或许刘繇取了陈氏女,生了儿子刘基等。

194年扬州刺史陈温死后,刘繇被任命为扬州刺史,陈氏还颇出了力气,为刘繇资助粮食、兵器、兵勇,帮助刘繇渡江控制江南。这一阶段刘、陈关系颇为融洽,互相以对方为背后。

不久,袁术为了攻击长江南岸的刘繇,任命陈珪的从兄弟、太尉陈球的儿子陈瑀为扬州刺史。

刘繇、陈瑀两个人,皆担任扬州职务,于是刘氏、陈氏双方这才有了裂痕,联盟破裂。

结果是刘繇失去北方外援,并且和会稽太守王朗闹了矛盾,为孙策所乘,败退到豫章郡,继而悲愤而死,由华歆代为统领部众。

失去扬州刺史刘繇作为屏障,会稽太守王朗也难以独自抵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