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无知少女
黎志杰给周东倒了一杯茶,周东在书房的沙发上随意坐了下来。
“你对这次亚洲金融风暴怎么看?对香港,对中国,对粤海会有多大的影响?”黎志杰一边料理着茶具,一边发问了。
这不是周东曾经与方晓讨论过的问题吗?周东对这个命题已有深思熟虑的、系统的思考。
“我认为,对中国的影响不会太大。首先,这场危机还不是全面的经济危机,只是金融危机。其次,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大门还没有打开,金融业还实行政府管制,外国资金不能随意进出,也就不会对中国金融业产生直接的破坏作用。中国所受的影响是间接的,如出口减少。”周东把方晓的回答基本上全盘搬来。
“至于对香港经济的影响,会比较大。首先,它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第二,香港回归时太乐观,透支了很多,即使没有外来影响,它也会自我调整。值得关注的是,香港将会进入一个比较长的经济停滞阶段,就象1987年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之后一样,如果没有外部的强力作用,或者内部的重大创新,它亦将踏入‘经济老年期’。”
“这对粤海经济特区会有影响,但是,也不会很大。首先,在整体上,中国经济还处于成长期的高峰阶段,粤海经济特区将受益于中国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值得强调的是:香港在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粤海经济特区发展中的窗口作用、向导作用将逐渐消失。中国特别是粤海经济特区将要直接面对世界。这对于我们既是挑战,又是机会。我们要有思想准备和相应的措施。”
周东好像又回到大学讲台,滔滔不绝,有理有条。黎志杰也听得目不转睛,频频点头。
“你再说说,我们粤海如何直接面对世界?”
“以前,香港是中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跳板,中国包括粤海走出去都是要经过香港,以前,我们这么做,是因为我们刚刚打开国门,对外面的情况不清楚,不熟悉。现在,经过10来年的学习,应该可以尝试着自己走路了。我们粤海要作为中国大陆企业走向世界的跳板与窗口,逐步取代香港的作用。”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首先,在粤海的官员与企业家的头脑里要灌输大踏步走出去的理念,媒体上要加大宣传力度,从思想上要竖立这个观念与意识。第二,可以在欧美国家多举办或参加一些展销会,多参加一些国际商务活动,政府在这一方面要有具体财政措施予以支持,鼓励企业走出参加。第三,大量招聘海外留学人员归国效力,要有一些优惠措施吸引他们回来,我们粤商公司近期就准备招聘一些海外留学人才回来任职,工资报酬参照香港的标准。”
“行,不错,你的这些想法很好。老齐说得对,你离开大学的确是学术界的一个损失。”说着,他又给周东的茶杯里加了一点水。
“既来之,则安之。最近想清楚了没有?想不想来市里工作?”黎志杰接着说,又提到调周东到市里工作的事。
“没有想清楚,我想向领导推荐一个人。”
“谁?”
“粤商公司总经理陈晨。”
“为什么?”黎志杰一愣,心想:这小子也太率真了,举贤不避亲?
“第一,肯做事,有业绩。”周东一本正经地说。
“第二,没思想。”黎志杰马上想起了江华松的话,不禁接着周东的话,调侃起周东。
周东一惊,朝黎志杰看了一眼,微微一笑。
周东喝了一口水,又接着说:“第二,工作任劳任怨,团结人。她在我身边工作8年了,从来没有见她发牢骚、讲怪话。布置的工作,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执行。她很能团结各个不同的人群和她一起做事。我们公司的办公室主任是北京大学毕业的,历来瞧不起陈晨,认为她是走上层路线提起来的。而她视而不见,既不解释,也不计较,该做什么,做什么,最终两人成了好朋友。”
周东全然不顾黎志杰的嘲讽,有条有理讲下去。
“第三,她正在读MBA,有知识。第四,她是一位女性,年轻、无党派,市政府领导层不是正缺一位这样的女性吗?”周东一口气说出推荐陈晨的理由。
“你说的这些加起来,就是4个子字。”黎志杰终于明白了周东意图。
“看来,您也很懂民情。”
两人会意一笑,都知道这4个字,但是,都没有点明。
这4个字,就是“无、知、少、女”。无党派,有知识,年轻(或者少数民族),女性。
人民群众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他们把一些社会现象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理解在大脑里。编出来的段子,切中要害,又朗朗上口,顷刻传遍大街小巷,流向四面八方。
“真有你的。她是你的红颜知己,还是挚爱?”
周东无私无畏,说话自然轻松。黎志杰身居高位,一言九鼎,本应说话一本正经,斟字酌句。但是,他现在已经把周东当朋友了,说话也有点无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