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公关先生与他的学生> 第19章 爱情理论漫谈(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章 爱情理论漫谈(1)(1 / 1)

19、爱情理论漫谈(1)

周东草率地洗刷了一下,就回到了学校。今天是星期天,按常规,周东下午要去参加青年教师的桥牌活动,可是昨晚太累了,手上的工作也太多。他不得不将房门关上,又埋头在书堆里。

除了上课外,周东一个星期都没有和殷黎见面。在周东看来,他东是不便专程去学生公寓找殷黎的。

周东常常想起那个美好的夜晚,那个**的时刻。

那一晚,文大亮与胡哲仁在干什么?他们是不是也在享受那美好的时光?我应该为那个晚上承担什么责任?我应该还要做些什么?难道只是“一夜情”?不,自从周东第一眼见到殷黎,就好像遇到“梦中人”。周东常常不断地问自己,不断地肯定,否定,再肯定,……。他的思绪不断,他的良心也在不断地反省。

晚上,周东吃完饭,正准备开始工作,殷黎来了。一进门,周东就将她抱起,要吻她。殷黎将脸颊伸向周东,周东在她脸上吻了一下,殷黎就推开了他。说:“我们说说话吧。”

与大多数单身生活的年轻人一样,周东的房间里也很简单,有些凌乱。周东的房间有床、书桌、椅子、书架各一件,这满屋子都放着书,有些乱糟糟,桌子上还放着刚吃完饭还来不及洗的碗。

周东手忙脚乱地、简单地整理了一下,她让殷黎坐在房间唯一的一把椅子上,自己坐在床沿上。

殷黎刚刚坐下,又站了起来,扫视着房间四周。她走到书架边,翻看着周东书架上的书籍。

殷黎看到了一本法国启蒙运动著名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所著的《忏悔录》,顺手拿起,翻了翻,说:“你认为卢梭和华伦夫人之间是爱情吗?”

“你也看过这本书?”周东好奇地问。

殷黎点了点头。

“在你们眼里,我们这些演戏的是不是都是绣花枕头?从来不读书的?”殷黎坦然地问道。

“不,不,不。”周东连忙否认,其实,他以前的确是这么认为。

“你不必客气。你的看法基本上是正确的。我们的确读书太少,今天是专门登门求教。说说你的看法吧!”殷黎说得很认真。

“卢梭和华伦夫人之间是爱情,并且是真正的爱情,他们不仅有精神上的依恋,也有肉欲上的放纵。尽管他们之间有一些传统上的年龄差距,卢梭对华伦夫人的感情有较多的恋母情结,甚至有一些交易的的成分。但是,他们之间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都是复杂的、活生生的,并不是纯白的。纯白的爱情是苍白的,没有生命力的。”

周东对《忏悔录》这本书很熟悉,记得还是在北京大学读书,同学们在一起讨论爱情问题时,还专门议论到各自读这本书的体会,交流过大家对卢梭与华伦夫人之间爱情的看法。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正处于文化大革命后思想解放运动初期,全国都在进行“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北京大学又成为新时代启蒙运动发源地。

周东出生在一个小乡镇,以前从来没接触这些书籍,只知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后来,来到北京大学这个大染缸,跟模学样,耳染目睹,周东才渐渐“被启蒙”了。周东先后读过诸如:《安娜。卡列妮娜》、《约翰。克里斯多夫》、《红与黑》、《埃米尔论教育》等世界文学名著。周东从一个传统的、发奋图强的农村学子,变成了一个新时代的、思想解放的青年学生。

今天,殷黎一提到这个话题,周东就轻车熟路,滔滔不绝。

“那么,对于爱情来说,是**重要、还是精神更重要?”殷黎又问。

“都很重要。只不过读书人更侧重于精神上的交流,因为他们已衣食无忧,文人们也更热衷于演绎悲剧,那些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都是以悲剧收场的,这样更能感动人,更有震撼力。像《金陵春梦》、《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

“也有一些人热衷于拍拉图式的恋情,这是男女之间一种纯精神层面的交往。他们或偶有抚摸、亲吻甚至****,但他们把这看成是精神交流的副产品,有时候甚至为此感到羞愧、内疚、自责。如在中世纪和文化大革命年代,就是宣扬、推崇这种没有肉欲、没有物资欲的男女之情。这都不能称之为爱情。”周东接着说。

“那现代社会还有爱情吗?”殷黎问得很坦然。

周东一怔。

“我们只讨论理论问题,无需结合实际,请老师慢慢道来。”殷黎补充着说。

这不像是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而是老师在向学生提问。

周东想了想,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不是一、两句话可以回答的。他朝殷黎看了看,殷黎很坦然,很真诚。

“我们出去走一走吧。”周东提议道。

殷黎点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