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员工价值观大讨论”的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各个科室,各个病区都进行了专题讨论。形成了科室意见,又上报给各个主管部门。接着中层干部也进行了讨论,又形成了意见,上报给院部。层层上报后,最后交给了行政管理部江海燕主任。
江海燕一一看过后,又做了简单的批示后,交给了曹俊。让她把各个科室,各个部门的意见再次汇总后,写一个总结报告,呈报给院长,等待下一步的指示。
纪晓月参加的是门诊部的大讨论。反正,这件事总是要进行的。早搞,早完成。不弄,总觉得一件事挂在心里,七上八下,反而过得不愉快。
跟门诊部主任朱永金打过招呼,问清楚他们开会的具体时间后。纪晓月就去病房收发给护士的信息调查表。
纪晓月从行政楼一直走到病区。一路上,看到的同事都面带微笑。认识的不认识的都相互点点头,或者打个招呼。因为,办公室里,纪晓月负责人事这一块。所以,新招聘的员工都认得她。见了她都喊她“纪主任”。见到比自己先到医院的员工,纪晓月都抢先打着招呼。
医院环境经过周霖的一番整治,现在已经改观了很多。院内能栽花的地方,栽花;能种草的地方,种草;能种树的地方,种树。周霖曾经开玩笑:“万一医院有天怎么样,就这些树长大了,都要卖很多钱。”医院里的树,大部分都是银杏树,笔直的树干,扇形的树叶,像翩翩蝴蝶一样,微风吹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养眼着呢!
纪晓月听到这些悦耳的声音,感觉心一下子轻起来。看来,周院长确实是有些手段的。人的精神面貌好了,做事情的效率就高。这次“员工价值观大讨论”,如果能再加上一把火,把大家的潜力挖掘出来,不久,医院真的会脱胎换骨了。
纪晓月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看到她的人,感觉她今天的笑容格外的灿烂。不少人都问她:“今天有什么好事要发生吗?”
“是的,很快就要发生了”纪晓月笑着说。
护士因为要上夜班,每一个病区都有一到二个人的表没有收上来。纪晓月请各个病区护士长帮忙提醒,最迟后天一定要交。
纪晓月走出病区大门,正准备往门诊部去时,四病区护士潘小杰叫住了她:“晓月姐,下病区有事?”
今天,潘小杰上大夜班,原本可以在家里睡个懒午觉的。可是,昨天科里通知,今天下午要开“员工价值观大讨论”座谈会,每一个人都必须到。
看到潘小杰,纪晓月灿烂一笑,故意伸手打打她:“死丫头,我不来找你,你也不来看我,你家板板子(老公)把你看住啦!”
“什么呀!”
潘小杰假装撒娇地,故意扭了一下身子,俩人一起“哈哈”大笑。
东扯西拉地谈笑一阵后,潘小杰忽然严肃地说:“晓月姐,我们家检验科还要不要人?我一个表妹,今年刚大专毕业。想到我们家来。”
纪晓月微微一笑:“你不怕我们家工资低,你家表妹不愿意来。”
刚毕业的学生工资低,这是实情。
按照周霖的想法,刚工作的毕业生,跟实习生是没有什么两样区别。所以,在拟划定的工资档次上,低于其他正式员工。原本,周霖想借助企业一些“试工作”的做法,来招聘毕业生。后来,想到医学院的毕业生不同于企业,而且那样做,更不容易留住人,遂决定放弃了。
留不住人才,一直是困扰院部的一个大难题。尤其是毕业生!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越是这样刚毕业的学生,在好不容易取得证,而院部对他已全面了解,准备重用之时,十有七八,这些人却纷纷跳槽了。
这是连纪晓月也不能明白的事情。有好些人,竟然考了二三年才取得证。苦日子过了这么久,眼看就要过好日子了,却拱手相让。
纪晓月觉得这些年青人还是太年青了,只看得了眼前的利益,没有把眼光放长远。
中心医院是一家老医院,这些年,因为编制限制,能进来的年青人很少。体制的限制,让医院缺乏活力。这些年,因为国家政策慢慢放开,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分配后,人才的流动才使医院年青人多一点。相对来说,比例还是很小。
自从周霖下功夫整治医院后,以前医院一直没有开的皮肤科等一些小科室,相继开诊了。做得好的科室,就陆续开了病区,对人才的渴求更大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关键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多了。所以,如果,这些已经快独挡一面的年青人,能够静下心来,一面在这种有挑战性的岗位上历练,一面加强学习。他们不比去大医院差,而能得到学习的机会显然比大医院多。
在纪晓月制定的培训计划中,除了对本院员工按计划培训外。对一些专科或是住院医师,关键岗位员工,将有计划地为他们制定职业规划。而这规划中,就有取得证后,二年就可以申请去三甲医院进修。那些,已经取得证后,还留下来的三三二二毕业生,今年就已经送出去三个了。他们有的才刚刚取得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