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医院危情,逃逃逃> 五、店大欺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五、店大欺客(1 / 2)

在D市这个地级市里,市人民医院、中心医院、中医院、博雅医院四所综合性医院,构成了这个城市主要的防治医疗体系。其中,市人民医院与中医院位于市中心,中间只隔着天一苑公园。而中心医院是由老早的城关医院改扩建而成立的,座落在城市的西南角,滨江大道边上;博雅医院则是新成立的一所综合性民营医院,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凭其灵活的体制,使其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已经在老百姓中打出了响当当的名气。

这几个医院都比较有意思,老百姓常常戏谑道:不怕贵的,去人民医院;不怕脏的、去中心医院;不怕死的,去博雅医院。呵呵!

的确,人民医院一个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门槛费,就快抵得上一个小医院看病的钱了。

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一般小病,人家是不会选择去人民医院的。

统观整个市,除了中医院的中医外,好的医生大部分都被人民医院拢络去了。小医院解决不了的病症,你不去人民医院,只好去外地的大医院了。那样,费用更高,更不划算。

不过,也有很多人,的确是富有,就市人民医院那一点点门槛费,是不会放在眼里的,稍有风吹草动,就往人民医院跑。

俗话说:店大欺客。这个俗语用在人民医院身上一点也不为过。

他们不愁病员,不愁场地,不愁设备。病人你爱来不来,来了也不见得马上就能住进来,你还得求爹爹告奶奶的,托张三,找李四才能弄到一张床位。你说,见了这些医生,你还不得立即扑上去,话都赶好的说,给个脸色,冲你一顿有什么呀!他真的能把你的病治好,省了你担心受怕的时间,这可是你低声下气的主要目的不是?

老大就是老大。

这次为了创三甲医院,市人民医院院长跑到市里哼哼,市里立即大手笔地给了他们1千万。不仅如此,还额外又拨了专门买设备的专用款。就这一下子,又把其他医院甩了老大一截了。

纪晓月这又是建新楼,又是买设备,望望这么气派的一幢高楼竖在那,多吸引眼球呀!

这要是放在纪晓月她们的中心医院,那病人可又得增加一倍了。

谁不想在环境好的医院就诊呀!优美的环境,优良的设备,一看,心情就会好一大截,病不看也能好一半不是?

再说,谁不想呆在舒服的环境里工作!既享受,又体面!

最主要吸引人的是,人民医院福利好。好几年前,纪晓月她们单位还在为怎么发工资发愁的时候,人民医院却开始按季度发东西了,小到卫生纸,牙膏牙刷,洗头水沐浴露,大到家电、服装购物券等等琳琅满目。可羡慕死纪晓月她们了。

纪晓月有时也天真地想,这么大的一个单位,一人一包卫生纸,也要几卡车吧?难道他们开第二副业,自己造纸?

齐整当时就笑瘫了,骂纪晓月是孤陋寡闻。不过,说真的,齐整自己也不知道这些是批发来的,还是自己造的。反正,每次都是护士长领回科室,再发给他们。一点神也不用他们烦。

现在实行全民医保后,中心医院也从当初要死不得活的状态中缓过神来。后来,换了现任的周霖院长后,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后,又聘请了好几个外面退休的老专家来,医院的业务开始逐年好转起,至少工资涨了,还有奖金发了。据说马上要实行住房公积金了,日子日渐宽裕起来。

后来市里又批准建立了第一所民营综合性医院博雅医院,人民医院的业务这才一下子稀松起来。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是,这些马都还是在茁壮成长的良马,就不一样了。这时,店大也不敢欺客了,这才夹起了尾巴。

然而,还是有一些老职工,固执地保持着自己的优越性,对病员带理不理的,终于酿成了一场医疗事故。结果,据说,最后动用了特警,还赔了人家10万元,才了事。这是D市第一次发生的医闹,余波久久不能平息,自然,倒霉的人不在少数。

市里经过充分的酝酿后,万般不舍地撤掉了现任的老院长,给了他一个头衔:名誉院长。好歹老院长为医院当初的发展功不可没,同时,大家在一起共事久了,也有感情。换上了与其他医院差不多的少壮派院长剌仁会。

这下可好了,D市这四大综合性医院院长都成了少壮派,年龄上下只相差1-2岁。

是巧合,还是别有用意?卫生系统的员工都说,一看就知道张李杨局长有多腹黑了:你们掐去吧!掐出成绩是我领导有方;掐输了,是你们无能!

当然,这只能当作笑话说说。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齐整就是既享受了老院长的福利,又经历了新院长的锐利改革的一批人。

还好,幸亏她风风火火的性子,不管什么事,一阵风吹过,就算了。不然,从以前那种养尊处优,到现在的起早摸晚,一般人还真的很难适应下来。

有时,纪晓月也有点弄不懂,就齐晓月的急性子,怎么会想起当心内科的医生来。难道当时分科的时候搞一刀切?分到哪是哪?仔细想想,这种可能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