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沧海龙吟> 第六章 岳庙寄身待来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 岳庙寄身待来日(1 / 2)

泰岳尊荣在,俯瞰渺苍生,抬眼虚实观,蝶梦谁庄周。

建宁八年腊月二十三,小年,魏王杨兴即位,有恶风起,时瑞鹤降,天地复清明,新帝作祭书祀祖庙,斋旬月。

金城的岳庙有些年头了,前朝武帝泰岳封禅,随后陆骠骑大破柔然,扫荡柔然七千里,生生将一个草原第一大族打得差点族灭身死,当时朝中一致认为武帝祭祀泰岳大帝有功,便铸就了泰岳庙。当年建庙颇费一番周折,据听说东华大帝的面相就是陆骠骑的真颜,只是年代久远,当年故事到了今日只剩星点的传说,只能遐想了。

庙成之日距离今天已经七百一十三年了。当年的风云渐去,只剩几尊雕像俯瞰苍生,庙宇年久失修,光彩不在,只剩下时光沉淀后的灰黑色依旧,镂空雕梁倾颓的枝角斜茬,桐油浸过的光滑梁柱开着大大小小的口子,神像前跪拜石砖上的两个膝盖印痕,逝去的时光诉说着天地亘古的寂寞和悲凉,运转着天地法则的无情和残酷。岳庙大殿正面东华大帝的雕像面目已经模糊,只剩俯瞰苍生的威严和怜悯世人的眼神。两侧刘李王一个丢了刀柄,一个遗了令箭,就连身上的一身打扮也褪去了华彩,剩下了斑驳。唯一还算完整只有正堂上的“东华之尊”的牌匾和两侧“木德承天,橐龠(tuoyue)阴阳甄品汇;青祇司令,监观上下仰灵威”的楹联。

岳庙的庙祝是个很是苍老的老人,穿着一身已经掉了很多颜色的破旧青袍,很多地方已经破烂,可以看出缝缝补补的痕迹,青袍多数已经发白,只有腋窝和胳膊里侧的地方才能看出来有几分青色。袍子是旧的,但是很干净,没有一丝污秽的痕迹,头上的一方青巾还算没有掉完颜色,上面绣的鸟都能分辨的出来是海东青。老庙祝一个人住在这里,早上总会敲响那个古旧小铜钟。岳庙过去很大,门牌,大门,大殿,后殿,左右厢房,现在只剩一个破旧的大殿和左右两侧的两间厢房。

山子他们不是住在厢房里的,当然也不是住在大殿,他们是住在柴房里的,每天给柴房拾一些柴火,自己用一些,给岳庙供给一些,权当做是寄食岳庙的费用了。有时天气恶劣,或者运气太差,岳庙的庙祝也会匀口饭给他们,只是岳庙的收入有限,一年中只有谁命悬一线才能得到一点救助,这也是老庙祝在拿自己的命救别人的命,因为老庙祝给了他们这帮可怜人一口饭,自己就没了这口饭,穷人家的一口吃食可能就是整个生命。

山子在岳庙已经呆了两天,身体还虚弱,怯懦少年卫韬已经照顾他两天了,在这两天里,“山子”也逐渐理清楚了自己的一些事情,作为梦的另一半,虽说有了这些所谓土著没有的见识,但是这些东西于事无补,现在惟一的好处就是他比这些小乞儿更明白事理,也更成熟一些。

山子从小就是金城长大的,来没有踪迹,去没有踪迹,只是靠着金城附近三不管的地方,借着地理熟练为一些过往的客商抄个近路,做个向导,赚几个小钱混个饥饱。

卫韬守着个罐子正在熬粥,罐子里的米糊糊夹杂着松果的清香,“山子”坐在已经发挥发黑的麦草堆里面,双眼无神的望着天外,嘴里和卫韬说着不着边际的话语。

“那些道士走了?”

“嗯。”

“最近来这里的人很多。”

“很多。”

“都有些什么人?”

“想做神仙的,求医问药的,求取仙丹的,求子求福的。”

“哦,人还真不少!”

“嗯,你现在不能胡乱走,我特意问过东门的塌鼻子陈大夫,他说你现在气血两虚,需要好好休养,见不得冷风,最好不要胡乱走动,如果再有个风寒,就是神仙都难救。”

“我记得上次他就说我没救了,我不是照旧活着。”

“他说这是道家施展神通导致天地元气大变的缘故,你不过沾了一点天地的元气,在鬼门关前打个转,捡了条命回来而已。”

“塌鼻子贪财好色,为人凉薄,要他给我瞧病,你是不是把祖传的玉钗给了他?”

“没有,我把玉钗典当给了祝家当铺,只要三年能拿出五倍的银子,钗子还能赎回来的,给你看病的只用了一点钱,剩下的钱使我们我们拜师傅用的。”

“山子”没有再多说什么,虽然现在处于似真似幻之间,但是卫韬的感情是真挚的,没有一丝一毫私情的。

遇上卫韬是在两年前,卫韬丧母,来到金城寻找父亲,不想被告知父亲也战死沙场,卫韬最后沦落成为街头的乞儿,幸好边城的将卒顾念一点旧情,有时接济一二。两个可怜人相遇,同病相怜,相互扶助,最开始的时间,卫韬什么都不会,“山子”乞讨、拾荒的钱两人一起用,而卫韬自小山里面长大,一些山郊野外的吃食全靠卫韬来捣鼓,捉几只麻雀,套个兔子,挖个黄鼠,找个山葱,能辨认很多蘑菇,每年的夏天是两人最逍遥的日子,随便在那个旮旯都能找到点吃食,到了冬天就全靠着山子在金城东摸摸,西顺顺来度日。

卫韬身上最值钱的东西就是母亲传下来的一只穿花玉钗,那是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