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张枫将陈皓提出的关于无偿援助计划发电报告给北京后,第二天一早张枫就收到复电,让人意外的是,这款电报的落款竟然是中工中央领导人李德胜!
张枫立即意识到事情重大,立即驱车去基地找陈皓。
当陈皓看到这篇电报记录稿后,对这个李主席的果断行事作风佩服不已,从电报内容看,字字珠玑,显然是经过缜密措辞的,而且自己昨天的那个提议显然赢得了这位李主席的认可,有意思的是,李主席甚至还提出,希望人民军和社民军协同作战,力争最快的速度拿下两广,并解放海南岛,以求在日本方面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彻底解除东南方向的后顾之忧。
将电报记录稿还给张枫,陈皓明确表态:“协同作战方面没什么问题,我举双手赞成。”
张枫很是高兴,随后将双方合作的细节以及电台联络方式交流了一遍,陈皓安排人一一记录在册,并指着克莱尔向张枫表示道:“具体的作战部署,你们的人可以直接与我们副团长克莱尔少校联络,他将直接负责今后我军的所有军事行动。”
张枫立即表示明白。
中午的时候,克莱尔来到基地大厅,向陈皓汇报与人民军第四野战军就协同作战的细节,陈皓听完计划,表示赞同,道:“这个四野的一号首长林飚果然不简单,他要我们重点先摧毁桂阳机场的三民军飞机,以便我们掌握制空权,以后们想打哪就打哪,配合友军作战也就容易多了。”
克莱尔少校也赞同这个观点,只是陈皓有些为难道:“不过,麻烦的是,我们的飞机目前的作战半径十分有限,我们就是将起飞机场建立在上思县,距离桂阳机场的距离还是太远。”
姚助理道:“不用担心,我们的飞机科技刚刚又解锁了一部分,一些先进的战机应该可以完成我们的任务。”
得到姚助理的提醒,陈皓随即调出战车工厂的飞机制造栏,果然界面栏里出现了一批呈现亮色的图标,正是一批性能先进的战机,虽然大多还是前世一战时期的战机,但也出现了一批前世三十年代的一批战机,特别是有一款飞机特别引起了陈皓注意,居然便是前世二战时期的闻名世界的蚊式轰炸机。
之所以对蚊式轰炸机很熟悉,主实在是因为它太有名了,作为一个对二战历史有着充分了解的军事迷,陈皓自然不会对是由著名设计师德?哈维兰设计制造的蚊式轰炸机感到陌生。
说起蚊式轰炸机的诞生历史,现在看来其实颇有些意思。原来,前世二战前期,德国纳粹空军在空中力量占有绝对优势,英国人的空军力量受到极大削弱,英国人考虑到传统飞机的铝可能会匮乏,故用木材代替铝材,制造出身轻如燕的作战飞机。正是这一决策,使“蚊”式飞机从一开始就具备了价廉性能好和节省原材料等几大优点,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杰出机型。
而蚊式轰炸机的几大奇特之处,更是让它名声大噪:一是采用全木结构,这在四十年代飞机中已很少见;二是改型多;三是生存性好。在整个战争期间,蚊式轰炸机创造了皇家空军轰炸机作战生存率的最佳记录。“蚊”式飞机是英国人的骄傲,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一代名机。
“奇怪,怎么这么快就出现了二战时期的蚊式轰炸机?”一看到蚊式轰炸机映入眼帘,陈皓有些费解地道。
在陈皓的印象中,基地的科技体系遵守一项独有的法则,越早出现的科技类别,在科技解锁程度上将会比晚些时间出现的科技类别少很多,比如,战车工厂的科技中,因为空指部出现晚,导致飞机科技出现得较晚,也就进而导致飞机科技解锁的类别偏低偏少。反倒是枪械科技因为出现早,解锁的科技偏多偏高一些。
其他等人对此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还是姚助理解释道:“飞机解锁科技并不是按照年限来的,而是根据基地飞机科技水平决定的,因为蚊式轰炸机同样采用木质结构,而目前基地科技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水平,现在出现蚊式轰炸机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陈皓这才明白自己理解出了偏差,同时也弄清楚了一件事,基地的科技解锁并非按照年限,而是根据基地自身的科技水平决定。
因为蚊式轰炸机属于英国人设计制造的飞机,陈皓有些担心那帮苏俄动员兵飞行员们反对,没想到派人去征求他们的意见,不料这些家伙一致同意了。事后陈皓特地向这支轰炸机中队的中队长伊万诺夫询问究竟,这位中队长的回答让他哭笑不得:“长官,虽然我并不是特别喜欢英国佬的飞机,但是以目前的基地飞机科技看,我们的苏式轰炸机他-妈-的糟糕透了,也就蚊式轰炸机的性能优异,携带的炸弹数量又多,续航能力持久,凭什么不用?”
不过,确定了使用蚊式轰炸机,却不能马上实现量产,因为目前英国基地核心部件尚未实现对接兼容,这就导致蚊式轰炸机的详细数据自己制造工艺流程等资料无法显示出来,另外也就直接导致目前的飞机制造厂无法制造,唯有再度通过战车工厂进行制造,可按照战车工厂的十天一架蚊式轰炸机的产能,实在是太坑爹了。而如果实现与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