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花都狼狐> 第35章 有一种地方叫做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章 有一种地方叫做家(1 / 2)

世界很大,世上有很多地方,其中,有一种地方叫做家。

对大多数人而言,家只会有一个,也有一些人或许会有两个家甚至更多的家。但对禹望而言,家只有一个,至少目前如此,那便是安乐市东城,位于双桥之旁东河之畔的田野村。

这天,禹望回到了家中。

其实禹望的所谓的家,已经不像一个家了,早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抛弃了他,跟着一个富商跑了,而他的父亲从此沉迷于酗酒和赌博,禹望从十岁开始就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长大的,上中学的七年里,一直都是奶奶细心照顾他。

原本,禹望的爷爷对他很不错,还有姑姑叔叔也挺照顾他,让他不至于沦落为一根可怜的没妈的稻草,可是,自打禹望迷恋上诗歌性格变得严重孤僻后,这些亲人对他的态度便一日不如一日了,尤其是当他十八岁出门流浪之后,更是遭到了家人的厌弃,刚开始家人还出于对他的怜悯,汇一些生活费给他,可随着他年纪的增长和事业的一无所成,家人对他的本就不多的经济支援便宣告终结。

直到去年禹望回到了家乡,成功在那家行政单位上了班,并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取了不小的成绩后,家人对他的态度才渐渐改观,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禹望变沉陷进了赌博游戏室,又重新沦为一个没钱的穷光蛋,且还欠了一屁股债,家人对他的态度又重新发生变化,重新厌弃了他,这种厌弃,随着黄道德上门要账闹得家人很尴尬后,便达到了顶点,这时候的禹望已经很难在家里待下去,因为每天都要受到家人的怨言。

这也是禹望当初不得不离开安乐市去林安市流浪的重要原因,虽然禹望知道,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自己不成器,可家人的这种势利眼的态度还是让他的内心很受伤,尽管禹望知道天下父母多半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而他的命运凄惨,家人对他的期望很大,他自己就更要出人头地,但禹望还是因为这种期望感到了沉重的压力。

或许是之前一直写诗的缘故吧,以至于禹望总喜欢以一种诗意的眼光看待世界,在他的脑海里,仿佛有一个他自己理想化的国度,在这个国度里,禹望觉得亲人就是亲人,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人,而不应该跟金钱什么的挂钩,可现实让他很是郁闷。

是的,禹望的家人都很势利眼,这是不可争论的事实,而禹望想象中的家,应该是和和睦睦的,应该是百分百支持信任的。

这是禹望心中对家的不满,他经常不回家,甚至有些害怕回家,就是有着这方面的因素,然而他也知道,无论如何家就是家,有一种地方叫做家,他的家只有这么一个地方,而且他的亲人本就不多,唯独的几个,他还是应该珍惜的。

相比于这种不满,禹望更多的还是自责,责怨自己没出息,生活一直都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责怨自己的孝心不强烈,明明知道自己那个所谓的家已经很是落魄了,已经都二十六岁的他,非但不能给这个家奉献什么,不能偿还从小到大这个家让他长大的抚养恩情,反而还一而再地给这个家造成伤害。

每当禹望想到这点的时候,对唯独的几个亲人的不满也就会快速褪去,毕竟这个社会是现实的,亲人能待他如此这般,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换做一些心比较硬冷的亲人,估计早就将他赶出了家门,那样的话,他估计也早就饿死或冻死在异乡,被午夜凄冷的月光照成了一具惨淡的白骨了。

“估计要不了多久我就要离开了,而以现在的我而言,一旦离开,以后必定会很少回家,即便回家,也只是很简单的探望了,再不会像从前一样,流浪到身无分文活不下去的时候,偶尔还会回到家里瑟缩寄居个一两个月的时间。”

禹望暗自想着,有些凄然,有些伤感,却也有些雄心万丈。

他仿佛回到了十八岁的时候,回到那时第一次收拾行囊决定出门闯荡的情形,那时候他是多么的雄心万丈啊,决定以他这样的人,必定能很快在社会上闯出名堂来,甚至自傲的觉得小小的安乐市根本不配容下他这样的人,他这样的人注定是属于外面的广袤天地的,他这样的人不说会成为太阳,至少也会蜕变成一颗闪耀的星辰照亮夜空,让世人仰视……

可惜结果证明,梦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而现在,禹望又一次生出了类似的想法,有着类似的自傲和自大,十八岁那年他是在离开家的路上如此想的,现在他二十六岁,他是在回家的路上如此想的,路还是八年前的那条路,禹望却已经不再是八年前的那个他了。

这就是所谓的物是人非吧。

禹望相信,对现在的他而言,他的这些很是狂妄的想法将不再只是丰满的梦想,而是会变成现实,这一次,他要让骨感的现实真真正正的丰满起来。

……

路是一条长长的巷子,巷子尽头就是东河,而在巷子左侧,坐落的就是田野村了,巷子的右侧则是一片田野,这也是田野村得名的由来。

走在巷子里,禹望忽而望望左边那些熟悉的人家,忽而望望右边那熟悉的田野。

人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