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的董家此刻并不宁静,虽因着吴氏回到邺城,做了董家的当家主母,有些对董承礼有着小心思的夫人太太消停了下来,但一些想攀高枝的丫鬟却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从前是因为有徐慧颖镇压,那些丫鬟自知无望才歇了心思,但现在徐慧颖已回了娘家,而另一个可以名正言顺地帮董承礼纳妾的人又回到了邺城,是以那些个见不得人的手段便又逐个地使了出来。
李慕婉虽在开始时丢了些脸面,但到底是个好命的,只一次便怀上了董承礼的子嗣,到得现在已快七个月了,肚子明显走路也困难起来。
五夫人吴氏回到董家后看到李慕婉的情形,知道了来龙去脉,心中便十分不喜三太太李氏,连带连李慕婉也讨厌上了,只觉得这么个腌渍东西竟敢打自己儿子的主意就是该死,但好歹李慕婉肚子里的是董承礼的亲骨肉,董承礼这么多年便只得了一个董净怡,可见子嗣艰难,是以李慕婉肚子里的怎么都得留下了,还必须得给一个名分才行,这才做主把李慕婉抬了姨娘。
李慕婉能用那种方法成为董承礼的姨娘,也就不可能是个安分的,为了不让董承礼抬其他人做姨娘,找通房,便硬挺着大肚子伺候了董承礼两次,险些动了胎气,被吴氏狠狠责备后才消停了些。
但昨日也不知道是哪根筋出了问题,不顾丫鬟劝阻非得踏雪寻梅,岂料看上去平整的雪地下面却是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一踏上去便崴了脚跌倒在雪地里,肚子立时痛了起来,还见了红,当场吓得昏死过去。
匆匆地请了大夫来看,折腾了一个晚上,好歹把孩子保住了,但吴氏还是咽不下这口气。
“小门小户家出来的女儿终究是上不得台面的,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竟去做那附庸风雅之事,不顾惜自己的身体便罢了,也不顾着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分不清轻重。”
“母亲您就别骂了,婉儿她身子还没好,仔细被她听见。”
吴氏听了董承礼这话心里不喜起来,自己养了这么多年的儿子竟然不听自己的话,竟去护着那不成体统的女人,便把手里的茶碗重重地往一旁的茶几上一放。
“我看你是越来越不长进了,为了一个这么上不得台面的女人竟敢反驳娘了!都说妻好一半福,你自己看看你,把颖娘气走之后都干了什么拿得出手的事情了。说考核,考核只得了良,说学问,也没见你有提高,我看你啊就学会了跟我顶嘴了。我看你啊现在唯一热衷的只有闺房之事了,再这样下去不要说前程,就连你自己的身子也要被掏空了。”
董承礼这大半年以来心情一直不是很好,经常走神,工作上多有马虎,这个他可以承认他自己做得不够好,但他母亲后来的控诉却是十分无厘头的,他心中义愤难平怎么都不会承认。
“母亲我没有……”
吴氏白了董承礼一眼,怒气上涌,“你还敢说你没有,上一次那女人是怎么见红的,你不会不记得吧。”
董承礼听到这里面皮一红,这是事实,但也不是像吴氏说的那样就热衷那事了啊。
“没话可说了吧,没话可说了你明天就到扬州去把颖娘给接回来,她回娘家已经这么久了,再不去接两家脸上都不好看。”
当初是董承礼让徐慧颖滚回娘家的,现在让他低声下气地去求徐慧颖回来,这断断是不可能的。
“她呆够了自己知道回来。”
吴氏看了一眼面前怯懦不堪的儿子,一口气不顺便靠在椅子上喘息起来。
想当初她离开邺城的时候,她的儿子还是一个懂事知礼知道上进的孩子,这几年在这群内宅无知妇人的感染下竟变成了这副德性,她一面是心痛,一面是怒其不争。大嫂邓氏和三嫂李氏的恩怨可以稍晚些再解决,眼下最重要的是要浇灭儿子后院的火。
董承礼也是被吴氏的样子吓坏了,一边帮吴氏顺气,一边陪着小心。
吴氏缓过气来后也没想放过董承礼,仍对着他劈头盖脸的一通骂,“你这个逆子,连为娘的话都不听了吗,早知道你这么不孝,我当初就应该把你溺毙在盆子里。”
董承礼的面色有些许意动,别说他不是真的讨厌徐慧颖,就是真讨厌这个时候也得顺着吴氏的话往下说了,面子事小把母亲的身子气坏了事大。
正待董承礼要答应吴氏的时候,一个虚弱的声音从东暖阁传了过来。
“母亲您就别逼承礼了,当初的事情闹得那么大,若是徐慧颖的气还没有消把承礼赶出来可怎么好。”
吴氏看着李慕婉那张脸就一阵烦闷,既然都病得走不动了那就不要动!蹒蹒珊珊要死不活的样子做给谁看!
“看来真是小门小户出来的,一点规矩都不懂,‘母亲’是你叫的吗,承礼的名字也是你可以喊的?颖娘作为嫡妻,你作为小妾居然敢直呼其名,连一声少奶奶都不知道叫,我看你真该跟着屋里的丫鬟学学规矩。”
一席话说得李慕婉原本就苍白的脸更加白了几分,妾原本就只能算半主,这个时候吴氏直接让李慕婉跟丫鬟学规矩,就简直把她当奴婢对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