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凝和敏德渐渐习惯了沈府的生活,也慢慢淡忘了林洲城的那个程府,再回去也是母亲三年的法事了吧。
程府里的杜姨娘却有些惴惴不安,沈月茹的一双儿女走了多久,程书默就有多久没有来过她的院子。
虽然碍着旧日的情分和她即将起复的大伯,程家上下并没有惩罚和为难她,还让紫瑶和敏轩回到了她身边,可到底是不一样了。
她去福寿院,老夫人已不复当年的怜爱,只神色淡淡地吩咐她没事就在后院里好好呆着,教导好紫瑶和敏轩,别让三爷费心。
在院子里遇到大夫人,大夫人只没有任何情绪地看她一眼便过去了,徒留她尴尬地站在原地,还保持着想要打招呼的神情。
遇到二夫人,二夫人也不再顾昔日的帮扶之情,怪声怪气地讽刺:“哟,我当是看见了谁呢?原来是我们最最能干的杜姨娘啊,哎呦,我得快走,可闪瞎了我的一双拙眼了。”说着就大摇大摆慢吞吞地从她身边晃过去,那笑声尖锐地令她忍不住就要捂起耳朵。
这日,程紫瑶气呼呼地跑回了院子,把坐在房内想事情的杜佳慧惊得回了神。
“你这般气呼呼的是怎么了?”杜佳慧一直教导紫瑶事事注意仪态得体,显然女儿这个样子她是极看不过去的。
程紫瑶眼睛倏的红了,忿忿道:“四姐她太欺人,娘,我再也不要去吴嬷嬷那里学女红了。”
杜佳慧听后,不由怒斥:“胡说什么?你还嫌我不够烦,程府上下现在没一个待见我的,你要是有点眼力,就应该多和府里的姐姐妹妹打好关系,讨人喜欢。”
“娘,我自是这么想的,可四姐她,但凡我对哪个姐姐亲一点,她就在一边讽刺冷笑的,现在姐妹们那一个敢跟我说话?”紫瑶说着眼泪就出来了:“我就和她撞了一回衣裳,她就这么一直放在心里,不让我好过。”
“哎,那你以后就尽量避着她吧。”杜佳慧叹息一声:“多去看看你父亲”
紫瑶闷闷地点了点头,擦了擦眼泪,过了一会儿,就去了程书默的书房。
程书默正在临帖,一笔一划,都写得极其用心。正准备再蘸点墨写下一个字,却看见穿着淡蓝色百褶裙的大女儿走过来,放下笔,含笑问道:“涵儿怎么过来了?没有跟着嬷嬷学习女红吗?”
“去的,嬷嬷临时有事,便让我们都回来了,想着好多天没见着父亲了就来看看。”紫涵在父亲面前总是乖巧的。
程书默满意地点点头:“嗯,这样劳逸结合也甚好,怎的不去找几个姐姐玩耍?”程书默印象里这般大的小姑娘都喜欢聚在一起讨论那个衣裳好看,哪种打扮艳丽,她一言你一语的,好不热闹。
紫涵目光闪了闪:“天天在一起的玩耍的,前几日还和二姐学了个针法呢!可父亲却不是日日见着的。”说着就往父亲面前凑了凑“父亲的字真好看。”
程书默笑着摸了摸紫涵的头,说道:“也别光顾着做女红,虽然女子无才便是德,可为父还是认为姑娘家的多知晓些书中的道理也是好的,切莫忘了以前教你的”
紫涵看着父亲今天心情好似不错,思量了一番开口道:“母亲吩咐厨房做了些父亲爱吃的菜,父亲也有些日子没去看母亲了,轩哥儿也在,父亲不若一会和女儿一起去看看母亲,吃顿饭吧?”
程书默不若紫涵会这般说,愣了一下便冷下脸面:“你母亲让你来的?”
紫涵看着父亲瞬间变了的脸色,有些惶恐:“不是,是女儿自己这般想的,自从女儿回了府里,我们一家人还没有在一起吃过饭呢。”话里似是委屈至极。
紫涵不知道自己的这句话说得哪里错了,只是父亲冷冷地告诉她“我还有功课要做,你回去陪你母亲吃吧。过几日再来看我。”
程书默看着慢慢踱出去的大女儿,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们是一家人,那凝儿和敏德呢?只要一想到月茹死前求他善待她一双儿女的话语,程书默心里便泛起一阵阵苦意。
看着信上写着的凝儿被沈家请的夫子夸耀:“此女悟性极高,聪慧非常。”
德哥儿已经长了四颗牙齿,见着什么都喜欢往嘴里放,沈夫人时常把他靠在门边上教他站立。
紫凝每天下学便会陪着德哥儿玩耍一阵子,姐弟俩的关系越来越好,德哥儿一到晚上除了姐姐谁也不要……
程书默的嘴角又慢慢地弯起。
想了想,提笔回信道:“来信已阅,甚是欢喜。凝儿能跟着夫子多学些道理,我觉得甚好,犹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凝儿还背诗给她母亲听,可见她是个喜书的,我这正好有一方好的砚台,正好送与她。德哥儿正在长牙齿,母亲说可以吩咐厨房熬些米粥喂喂。天气慢慢凉了,记得让凝儿和德哥儿多添几件衣裳,我请母亲身边的嬷嬷帮着给他们做了些冬衣,一会让小厮一并送过去。”
程书默一件一件写着,事无巨细,显然考虑得十分到位。
沈重那边接到信,看了眼,嗤笑一番,道:“这个时候婆婆妈妈地写这些,我看他能坚持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