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三礼热热闹闹地过去了,程府里因着小少爷的降生,也多了一丝暖意。
沈重吃了小外甥洗三的筵席后便带着三个儿子回了安洲。
沈老夫人和大夫人还留在雅苑里陪着沈月茹。
紫凝这几日也过得十分地快活,想着日子就这般持续下去该有多好。
可杜姨娘就是横在那里的一根刺,即使不碰,她也无时无刻不提醒着你她的存在。
紫凝望着前来道贺送礼的杜嬷嬷,好心情瞬间荡然无存。
“夫人,我们姨娘听说夫人生了位小少爷,也替咱们三爷高兴,特地吩咐老奴等府里不忙了来给夫人道贺。”杜嬷嬷笑容满面,吩咐着紫鸢将贺礼拿上前。
沈月茹倚在床上瞥了一眼紫鸢盛上来的一只金锁,一对银手环,一对银脚环,几套小孩的衣裳,神色淡淡。“杜嬷嬷辛苦,姨娘的心意我领了,只是这几日也确实乏累,有什么事待日后再说吧。”
王嬷嬷听着走上前接过紫鸢手里的贺礼。
张嬷嬷客气地请了杜嬷嬷和紫鸢到小厅里喝茶。一路上,杜嬷嬷的心里甚是忐忑,姨娘真是大意了,夫人看着哪里像是那么好相与的。
“这是夫人赏下来的碧螺春,你也尝尝。”赵嬷嬷一般管着雅苑外院的一些事情,平常也不常在夫人面前,这几天忙着小少爷的洗三礼,她也在内院这边帮忙。
“赵嬷嬷您坐,哪敢劳烦您,我自己来自己来。”杜嬷嬷忙拉赵嬷嬷也一起坐下喝茶。“来了这么一趟,还没有看见五小姐和四少爷呢?不知道赵嬷嬷方不方便,”
赵嬷嬷放下茶杯,应道:“不瞒杜嬷嬷,我也就帮夫人管管外院,内院的事我也做不了主。”
杜嬷嬷原本就没指望能见着少爷小姐,转而又和赵嬷嬷拉了一些家常,话里话外都打听着府里的情况。
赵嬷嬷客客气气地挑着能说的应答。
傍晚时分,杜嬷嬷带着紫鸢满怀心事地离了程府。
赵嬷嬷自去夫人面前回话。
沈月茹听了一会,摆了摆手示意赵嬷嬷下去。今天要不是母亲嫂嫂跟自己说了几番话,她本就不可能见杜嬷嬷,就是耐着性子见了,也没让她说两句话。巴巴地上门来,不就是提醒自己该把她抬进门了嘛!
程书默走进房内的时候,沈月茹正倚靠在床上想着心事。
“怎么不躺下歇歇,今天德哥儿可还乖?”程书默走到床前坐下问道。
沈月茹听到声音看了一眼夫君:“不累,德哥儿饿了,乳娘正好抱下去喂奶了。”
“嗯。今天陆三哥来找我了,他今年年底要去翰林院当差,这其中该打点疏通的甚是复杂,三哥想先去京都那边找陆家谋划谋划,总不能两眼一抹黑就这么地去了?”程书默想和夫人聊聊天,索性把今天陆三哥同他说的事讲了出来。
“陆家老家就在京都,那边自然有人可以帮忙谋划谋划,陆三哥去翰林院当差,那以后怕是一年也回不来林洲城几次了。林姐姐想必肯定也要跟着去的。”沈月茹应道。
“三嫂今年怕是不过去了,三哥想着等他那边都安排好了,再接嫂子和琛哥儿过去,琛哥儿本是府里陶先生教导的,三哥又怕到京都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先生,倒耽误了琛哥儿的学业。”
“也是,这夫子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找着合适的,琛哥儿这倒也不急,先跟着祖父母住在林洲,等下了场考了功名再过去也不迟。再说,琛哥儿以后也是我们凝儿的夫婿,以后三哥去了京都你也帮着照看照看不就是了。”
“嫂子就琛哥儿一个嫡长子,怕是舍不得。”
“你倒是操了不少心,这是三哥和嫂子肯定早就商量好了。”沈月茹说着瞥了一眼夫君。
程书默也觉得自己担心得有些过了,面上有些尴尬,心里却想着这还不是为了和你多说一会话吗。自从杜姨娘的事出了以后,程书默和夫人就没和气地说过几句话,这会好不容易才聊起来。
程书默眼睛扫了一圈,看见案几上放着一个金锁,两对银环,还有几套小孩子穿的衣服,估摸着是哪家送的贺礼,笑道:“那些个又是哪家送过来的?”
沈月茹顿觉有些讽刺,语气也变得颇为嘲讽:“哟,原来你不知道啊,这是杜姨娘送过来的,说是很替咱们三爷高兴呢!我想着人家巴巴地送了过来,也不能不给脸啊,就收了下来,可这贺礼也不是白收的,你说是不是,人家铁定指望着我想起个什么事来呢。”
程书默听着明显嘲讽的口气,面上的喜色也渐渐冷了下来:“我知你心里恨我,当初我也不是故意瞒你,只是不好开口,时间久了就更说不出口。你也不必拿自己作气挖苦我,真的,我也希望你能想开一些。”
沈月茹望着眼前的男子,眼神幽幽,却是一个字都不想说。
“我确实不知她会来找你,前几天华贵来找过我,说是想问问我夫人已经生下了小少爷,何时能抬她进门,我想着你还在月子中,就是等德哥儿满月了再说也不迟,倒没料到她会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