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庄,是山间一座普通村落,平日里村里人要到外面的镇上,必须穿过一片丛林。
闵庄人在此处居住了近百年,一直相安无事,距闵庄不远的地方,有一寺庙,庙中只有方丈和其弟子二人,常年来一直为村子祈福,村中人也大多喜欢到这庙中求求神拜拜佛。
但这几日,来庙中的人明显增多,了空方丈很是不解,差遣了小徒去问问,那小僧没过多久便回来,说是从上月开始,村中便多生怪事,有人说是恶鬼作怪,又有人说是犯了天怒,一时间谣言四起,众人思来想去,若要保家安稳,无论真假,还是来拜上一拜,才能安心。
方丈只觉怪异,想这闵庄多年一直安好,为何突然会有恶鬼作怪,细细问去,这才知晓。
原来一月前,村中一户李姓人,平日里丈夫外出狩猎,打来的猎物便贩卖到镇上,换些铜钱,偶尔也会带些镇上有趣的玩意回家。那日,李氏同往常一样,在家中等着丈夫归来,一双儿女也在院中嬉戏着,一切都同往常一般,直到天色渐暗,四邻亮起了灯火,李氏心中这才不安稳起来,便在村中找了几个年轻人一同往镇子方向寻去。
一行人在穿过丛林的时候,隐约看到有血迹,心中直道不好,这林子说大不大,说小倒也不小,天色已晚,几人不敢远离,便在林中四下唤着,如若那人尚有气息,必定会应声,一来二去,林中只闻寂静,不听人声。
李氏心中焦急,想她一双儿女尚幼,若是丈夫出了事,这后面还让自己如何活啊。正念叨着,便听到有人叫唤着让众人过去。
那是一株五米来高的大树,顺着灯笼微弱的烛火,隐约能看到树上吊着一人,李氏揉了揉眼睛,让人将烛火挑明,再细看去,哇的一声哭了出来,那人脚上的鞋子是她前两日方才做好,说今日要去镇上,便取出让穿着,没想到此番一去竟是永别,越想心中越发苦痛,哭啼不止。
自那日后,村中人都低声言说着,他们这小小村落,有何人会下此毒手,想来想去,便也只有那鬼怪作祟了,恶鬼之说便在村中传了开来。
想那恶鬼也不消停,仿佛是为了验证自己的存在一般,几天后的深夜,李家隔壁的王氏半夜听到院中有动静,想起这几日传的风风雨雨鬼怪之说,不禁打颤,但还是按耐不住好奇,便趴在窗上,瞧瞧推开一条小缝,想要看看院中之物。
谁知窗子才刚推开,院中便安静下来,王氏眯着眼睛望了望,没见到什么,便大胆的推开窗户。当夜屋中除了她还是自己前来探亲的姐姐,那王氏之姐只听到‘啊’的一声,睁眼瞧去,便见自己的妹妹被什么东西拖拽出窗去,她愣了一下,当时一阵惨叫。
村子本就静,如此半村人便醒了,几个胆大的年轻人,举着火把起来,在窗旁看到血迹,便一路追踪而去,在距离村口半里路的地方,寻到王氏,已然断气。
几天内两条人命,让闵庄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众人每到傍晚便关紧房门,无论院中有任何动静都绝不会轻易查探,如此半月过去,人心惶惶,不知何物在村中横行,众人也就只能寄托于神佛,一时间前来拜佛者便也多了起来。
听完此事,了空方丈想着如此恶性,的确非人类所为,但若说是鬼怪,那鬼从何而来,又为何要为祸此村,想着便让徒弟收拾了东西,打算山下庄中住上一夜,也看看那恶鬼究竟为何物。
小徒弟本听着鬼怪心中生怖,谁知师父竟还要亲自去会一会,更是吓得差点没跪下磕头了。但师命难违,只好收拾了东西,多带上几串佛珠,只盼着那鬼怪今夜莫要有动静。
村里人一听方丈要来亲查恶鬼一事,自是高兴,为他师徒二人誊了间房子,方便查探。
是夜,天色暗淡,月光却很明媚,院中景物看的清晰,子时已过,但村子中没有半分动静,小徒弟想着怕是那恶鬼今夜当真休息了。
正念着,云动月暗,一阵阴冷之气袭来,了空方丈心中暗念着这物果然凶险,闵庄怎会惹上此等恶鬼。
冷风吹着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耳边隐约有呜呜声传来,若不仔细怕会以为是风声。方丈熄灭桌上的蜡烛,将窗子打开一条小缝,看着外面的情形,一道黑影闪过,有一物落在了院中,只听它鼻中喘出的粗气,四下嗅了嗅,脑袋一滞,迈动四肢在院中转了一圈后,走到门前。
小徒弟早吓得躲到桌下,神色惊恐的看着师父,了空方丈手执仗棍,将桌上的佛珠尽数挂在臂上,执棍便劈了下去。
那物退后几步,只见眼前屋门顷刻化为碎片。
云过月现,趁着月光,小徒弟将门外之物看得一清二楚,那身形如山间猛兽,有尾有爪,但脖上确是顶了一张人脸,那人脸张开口,獠牙凸显,狰狞骇人。
见到方丈,恶鬼也不怕,不断从各个方向冲撞而去,了空方丈不得不防备起来,野兽身形迅猛,他只顾得防守,无法伤及分毫,一来二去,体力不支,身前屏障险些被破。
恶鬼朝天怒吼一声,积聚力量,再次冲来,了空方丈气力不多,想着若此番再不下手,那自己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