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远在周治逛窑子这件事上的穷追猛打,弄得周治有些难堪,可由于理亏在先,周治只得再次赔礼道歉。
这回孙伯远给了周治脸面,大度的原谅了他,这也是孙伯远在生意场上的原则,见好就收,事情从不做绝。
倒是一旁的周修,听到周治和孙伯远谈及了办工厂,不免对周治有些气结,不说开办工厂要花费多少银钱,就是工厂要办成什么样子,周修都能保证,周治无从知晓,却又敢在人前夸口,要办几个工厂,是该说周治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该说他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周修在心中打定主意,回家后一定将此事,禀告父亲,让周老实再好好的管教管教周治。
周修心中气周治不懂事,也就不愿多管周治和孙伯远都说了些什么,拿起桌上的茶碗,猛喝了几口茶水,这才将心中的这口气顺过来。
孙伯远在商场厮混了一辈子,虽说没能混出个大富大贵,可察言观色的能耐,还是历练到了,眼见周修在旁不言语,只是沉着脸喝茶,便知晓周治说要开办工厂的话,引起了周修的不满,心中就对周家兄弟二人,有了些许的评价。
这老三周治虽说不太纨绔,可对于经商,却是七窍通了六窍,不懂得商场上的凶险,却敢于在人前说大话,如果周家有一日破落了,肯定和周治脱不了关系。
老大周修虽有些头脑,可商场上谈话,最忌讳面露心色,就是心中再是不满,脸上也应该面带笑意,由此可见,周修的能耐,最多就是守成,能保住他爹留下的家业,就已然不错。
周家的老二周齐,和孙伯远的独子孙宇石,一起在日本留学,想来应该是周家最有出息的了。
孙伯远在心中对周家兄弟几个,有了自己的评价,便对自己将女儿许配给周治有些后悔,担心周治能否照顾好自己女儿的未来。
一想到此,孙伯远也就没了和周治说笑的兴致,便冲周治兄弟二人说道:“只顾着和你们说话,差点忘了正事,你们家托我买的洋枪,就在库房放着,咱们现在就去验验货,早些交接了,我也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