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成为‘建安七子’之一。
“此次吾可是举家前来,以后便要叨扰贤弟了。”徐干笑着说道。
张俊一听赶紧说道:“哦?嫂夫人亦在车中?”
徐干点了点头,张俊赶紧吩咐道:“将车引至后院安顿,稍候我便去向嫂夫人见礼。”两名侍卫过来便将马车引去后院。
回到大堂,张俊给众人一一介绍后,张俊便坐下直接开口说道:“兄长前来正是时候,现下吾正有一难事需兄长为我谋划。”说着,张俊便将下邳之事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又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
徐干听完之后感叹一声说道:“贤弟仁心令徐干敬佩。”
张俊摇头说道:“只是兄长,若行此事怕是要得罪下邳士绅。”
“贤弟无需急切,可如此,以此事要挟陈家,使陈家退还地契,而后由官府更改地契,每户分自耕田一亩,无主之田一亩,余者田地再交予士绅。”
张俊想了想说道:“下邳城周边共有良田八千亩,无主荒地甚多,有农户三万余户,当如何划分?”
徐干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若是这样,便收回良田三千亩,而后令人使民开垦荒田,发予地契,变为自耕田即可,这三千亩良田亦可租给百姓耕种,十赋二,可使官粮充足。不知贤弟对于赋税如何收取?”
“此次栗米收成仍是十五赋一。”张俊说道。
徐干点头说道:“此赋不多,待百姓有自耕田后,可十赋一。只收取三千亩良田,下邳士绅怕也不会抱怨。”徐干说道。
张俊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便依兄长之言,此事还需兄长多多费心。”
“贤弟放心,下邳百姓当感恩贤弟才是。”徐干笑着说道。
第二日,徐干便带着徐盛及五百名士卒前往下邳各地张贴告示,宣传官府新政,而陈先在请示了陈珪后,将下邳士绅召集起来,以徐家为首,各家共拿出了三千亩良田交给了官府。
这日,张俊正在和徐干商量田地后续之事,自从下邳新政出来以后,各村百姓纷纷积极去开荒,而各村都有士卒看守,以免发生争执,出现械斗之事。
“报,启禀大人,门外来一使者,自称乃是朝廷所派,前来宣旨。”
宣旨?张俊扭头看着徐干,徐干也是一脸茫然,这个时候朝廷派人来宣什么旨意?这旨意又是给谁的?“有请”张俊说道。
“慢着。”徐干叫住了侍卫,看着张俊说道:“贤弟,既是朝廷所派,贤弟需亲自去迎才是,不然会以大不敬而治罪。”
呃,这个张俊还真不知道,圣旨这东西对自己而言有些高级了。再者,自己心里对这个朝廷也没什么概念,更别提什么感情了。
“那便出门迎接吧。”张俊起身说道。
待走到门口,便看到一辆马车停在府衙门前,马车前站了一人,脸色白净,穿着袍服。这时徐干拉了一下张俊,张俊赶紧施礼说道:“见过大人。”
那人上下打量了一下张俊,笑着说道:“在下并非什么大人,只是天子身边的内侍而已,这位便是子重公子吧?”
原来是太监。张俊愣了一下,不过一想也是,传旨的不都是太监么。“正是在下。”
那太监倒也没什么架子,笑着说道:“在下奉天子之命前来宣读旨意。”
“大人里面请。”张俊说道,他自己实在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这太监,叫公公?也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这个词。
待进入厅堂,那太监说道:“张公子听旨吧。”
张俊一听便跪了下来,徐干也跟着跪了下来。“建安二年十月,朕闻河内太守之子、下邳郡丞张子重素有才德,治理下邳有功,特诏赦张子重为下邳太守,代朕守牧一方。”那宦官念完之后,卷起圣旨看着张俊。
“吾皇万岁。”张俊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这么喊道。
起身之后,宦官笑着说道:“公子年纪轻轻便为身居太守之职,他日前途远大啊!”
张俊虽不知道这些礼制,但为人处事方面还是知道的,赶紧说道:“多谢大人,大人不辞劳苦前来下邳,还望大人在此盘亘几日,也让张俊略尽地主之谊。”
宦官说道:“张大人无需如此,在下今日便走,还要去往江东宣旨。”
张俊一听便开口说道:“既如此,下官略备薄礼,还望大人收下。”说着叫来一名侍卫吩咐一番,不一会儿那侍卫拿了一个盒子过来递给张俊,张俊拿着盒子说道:“此乃下官心意,还望大人收下。”
那宦官一看,笑着说道:“张大人有心了,待回到许都,吾自会在天子面前表大人之功。”说着也不客气,便接了过来。
送走宦官后,张俊和徐干回到大堂内,张俊打开圣旨又看了一遍后说道:“兄长,这其中必有蹊跷啊。”
徐干点头说道:“正是,天子怎会知贤弟之名,若所料不差当是曹操之谋。”
张俊想了想说道:“兄长所言极是,曹操不安好心啊。以兄长之见,此事当如何向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