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村坐落于青阳山的山脚下,其实原本这里并没有名字,只是在村口有有棵半死的老树,村外的人为了方便,所以都称这里为老树村,这里的村民本就没什么文化,也觉得这样叫形象、好记,也就欣然接受了。
“哟,小川回来了,看来今天的收获不错嘛!”一个年迈的老头,看这肩上扛着两只野兔和一把小巧的弓箭,一只手里提着一只野鸡,另一只手提木枪的少年,笑呵呵的说道。
“还行吧,老王叔今晚有空到我们家喝两杯。”少年扬了扬手里的野鸡对老头回应道。
老头看了看少年手里鸡,两眼放光说:“一定去和你爹好好喝几杯。”
少年姓秦名川,年仅十二岁就能独自进入大山中打猎,这在村中是了不起的事情。在这个年龄的其他孩子,还在淘气的玩耍,爱疯,爱跑,到处惹祸,而他却支撑起家中的一切。八岁时就能在家里帮助洗衣做饭。其实,他偶尔也会羡慕那些无忧无虑,到处活蹦乱跳的孩子,觉得他们的生活太美好了。可是当他一想到家中的父亲,他心中叹了口气,狠狠的甩了甩头,径直的向家中走去。同时嘴角扬起了,自豪的微笑。
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大地上。把少年的孤单背影拉的很长。远处,有一大一小两间茅草屋,周围是用竹篱笆围成的小院,小院中有一张石桌周围有几张竹椅子,屋子的墙上,挂了一张弓和一些木头做成的箭矢。还有一杆,冒着寒光枪头的木质长枪。
秦川轻轻的推开院门,刚要踏进去,就听几声重重的咳嗽声。这时他的眉头深深地皱起,心中的忧虑也加重了几分。秦川快步走了进去,匆匆的放好了猎物和工具,就急忙向正屋走去。
“爹,你还好吧。”一边说一边轻轻在中年男子的背上拍了拍。
在老树村没人知道,秦川的父亲叫什么名字,大家只是习惯的称他秦老头,久而久之也就没考证他原来的名字。就连秦川也不知道自己父亲叫什么名字,每次秦川问他,他都是低头不语,默默的哀声叹气。
秦老头摇了摇头,说道:“老毛病了,没什么。”接着他便挤出一丝笑容,慈爱的问道:“今天打猎,有没有受伤啊?”
秦川见到父亲,真的没什么事,也就放心了。于是骄傲的说:“我今天猎到了两只野兔一只也鸡,对了,老王叔今天要到我们家来喝酒,我去做饭了。”秦老头夸奖了他几句,懂事、能干、之类的话,秦川就兴冲冲的走了出去。
望着儿子的背影,秦老头的脸色变得灰白了几分,低头自语道:“川儿!你不要怪爹,让你做这么重的活,爹也没有办法,爹的身体撑不了多久了,以后就靠你自己了。”
太阳刚刚沉了下去,小院里就飘出了一阵阵肉香,紧接着小院外就传来了大叫声:“秦老头快出来,我都闻见肉香了,我还带来了美酒,赶快出来喝几杯。”
听到说话声,秦川的脸上泛起了一抹兴奋之色,因为他又可以听到老王叔讲一些江湖故事了。
说到这王老头,他还真是个经历丰富的人。听说王老头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员外家的公子,家里的父母亲一直希望他能读书出人头地,王老头也没让他父亲失望,二十几岁就考取了秀才。但是当地县令觊觎他们家的的财产。于是就给他们家罗织了一些罪名,把他们一家入打进了大牢。
在行刑那一天,突然有一位白衣飘飘的年青侠客,杀了那些贪官污吏,把他们一家给救了。从那以后,王老头就想弃文从武,到处拜师学武,可惜他年龄太大,已经过了学武的最佳年龄。所以多次拜师不成,他也就也就死心了。
后来家中衰落,父母相继离世,加上他自己又不善经营。他干脆变卖了家产,从此游戏江湖,倒也活潇洒自在。
到了最后钱财散尽,自己就来到了老树村,教村里小孩读书写字。闲暇时讲些武侠趣事,丰富一下村里人的生活,村里人因此也隔三差五的送些吃食给他。在村里人的帮助下,王老头也能活的下去。
秦川平时最喜欢的就听王老头讲一些江湖轶事,尤其是听到一些江湖侠客劫富济贫时,就特别兴奋,他恨不得立马成为那些身怀绝世武功,身穿锦衣、手提长剑的侠客,把那些土匪贼寇杀的屁滚尿流。
可惜他现在也只能在梦里过过干瘾,所以秦川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一定要走出去,闯荡江湖。
当秦川听到王老头的声音,秦川就知道今晚又能听到一些,荡气回肠的武侠故事。于是他麻利的盛好兔肉和鸡肉,把它们端到了院子里的石桌上,接着又跑回屋拿了两个碗,和两个馒头。再出来时,发现王老头和自己的老爹已经落座了。
而且,王老头的手里已经捏了一块鸡肉,连忙送进嘴里,然后便不断地甩着手。秦老头看了他一眼,翻了翻白眼,意思好像在说,看你的样子哪有点像读书人。
王老头满不在意的说:“秦老头,你看看我像不像江湖中人,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秦老头没说话,只是不屑的看了他一眼。
秦川见状笑了笑,立马上前去把碗筷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