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胜从茶楼出来以后,就去给他的母亲叶荷买药,在回家的路上,他一直思考这个问题,想了很久他都不明白,于是他决定不再在想了,打算顺其自然,回到家中,他将药交给了丫鬟去煎熬,自己就朝叶荷的房间走去。
自从孙中举去世以后,叶荷的心情就一直不好,做为他们唯一的儿子,孙胜也想逗叶荷开心,可是他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前世下身瘫痪的他,本就是一个郁郁寡欢的人,这一世的性格也没有改变多少,只是更加的冷静、理智,让他去逗叶荷开心,不必让他登天难上多少,虽然他绞尽脑汁,说一些前世的听到笑话给他的母亲听,但是他的母亲叶荷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开心一点。
孙胜走到了叶荷的床前,看着母亲哭肿的双眼,两鬓斑白的头发,心中默默的叹了口气,知道叶荷又在偷偷的想他的父亲了,他坐在床边说道:“娘,我刚去药店把药抓来了,我让那两个丫头去煎药了,一会药好了,我喂您喝,大夫说只要按时吃药,您的病很快会好的。”
叶荷看着自己儿子,用手握着孙胜的手,说道:“孩子,娘的身体怎么样,娘自己心里有数,这个病还要不了我的命,倒是你,马上你就要参加童生的考试,你现在可要抓紧时间看书啊,不要再去写小说了,这可是你爹的遗愿啊。”
孙胜点了点头说道:“娘,孩儿知道的。”
“娘也知道,这段时间苦了你了。”叶荷含着泪说道,“可是现在家里都已经没有钱了,你哪里弄得钱请的大夫,还能请丫鬟啊,我们孙家虽然不是什么官宦世家,但也算是书香门第,可不能做一些……不好的事情。”
叶荷太溺爱这个儿子了,稍微重一点的口吻都不愿意说出来。
孙胜知道叶荷替自己担心,两只手紧紧的握着母亲的手,说道:“娘,你想哪里去了,孩儿小时候不是写了那么多小说吗?我拿了一部小说出去卖,这些钱是我的稿酬,是正正经经的钱。”
“哎,你还是走了这条路了,你爹生前的时候就不愿意你写小说,不过这也怪不得你,谁让你爹走的这么早,你一个人要扛起这个家,只是娘还是希望你考上这次的童生,然后考秀才、举人……”叶荷心里有些难受,她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别人的孩子一样开心的生活,可是她也知道,她的这个儿子从小和别的孩子不一般,自从能说话以后,这个孩子就没有哭过,而且有超越同龄人的冷静和智慧。
孙胜打断了叶荷的话,说道:“娘,你放心好了,我一定会尽自己的努力,考上举人的。”
叶荷这才满意的笑了。
孙胜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确实像他对叶荷说的一样,努力的读书,一点都没有写小说,他想以自己的智慧,就算未必能考上举人,童生应该能考上的,他努力的读书,白天看,晚上看,而他之所以会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他对孙中举的承诺,另一方面,他想叶荷的心情能够因此好点。
果不其然,叶荷看到孙胜这么的努力,心情似乎也好了很多,病情也逐渐的好转,而距离孙胜童生考试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霍利按照孙胜的方法,换了个封面,封面之上,妲己非常的妖艳,让人一眼看上去就有忍不住翻开去读的**,至于那个序,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方法,请了浩国大学士李文极写了一篇激情飞扬的序言,这个序言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百字,但是将《封神榜》的精髓完全概括进去,李文极还给了《封神榜》一个极高的评价:当代神话史诗级大作,洪荒神话的鼻祖,人类神话史上最具有贡献的小说,将开创一个新的神话时代。
李文极,浩国的大学士,在浩国一个极其有权势、有文采的人,他给予了《封神榜》如此高的评价,让这一本书之名一月之内传遍了整个浩国,无数文人骚客竞相浏览,以前这些文人聚会,莫不是吟诗作对,现在多了一项,对于《封神榜》的讨论,渐渐的,这些喜爱《封神榜》的文人骚客,以研究《封神榜》为乐趣,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流派,洪荒学!
这所谓的洪荒学,就是以《封神榜》为基础,研究里面的神话,并以此为依据,推断出各种的可能,这个流派发展到了后来,在无数人的完善下,竟然真的形成了一个洪荒神话的完整体系,而孙胜就被尊为了“洪荒之神”,当然这是后话,孙胜能被称为神,还有另一段的故事。
人文斋的老板霍利也没有想到这《封神榜》会卖的这么火,原先他只是在飞云县卖,后来附近县城的书局都来找霍利要书,就连清风斋也派人要书,说要放在全浩国的清风斋之内卖这本书,为了表示他们的诚意,他们还开除了当时飞云县负责收稿的主事李培。
霍利只是商人,他和所有的商人一样,在商人的眼中,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他需要清风斋帮他卖书,只有这样,这本书才能卖的更好,于是他就同意了清风斋的要求,《封神榜》开始在浩国大卖。
孙胜日日夜夜在家中念书,几乎很少出门,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感到自己最近发生了很多了变化,他感到自己的力气越来越大,精神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