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回家过年
这是一个晴朗的中午,山子的旧面包车在通往安定的105国道上疾驶着。
这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四了,道路上的小车不是很多,一辆一辆的大货车接连驶过。
空气清洌,透着凉气,太阳朗朗地照着,但也不是很暖和。两边的田野一片黄褐色,间或还有一些没有融化的大片大片的白色积雪。远处的山梁的山头,仍然戴着雪帽。田野上没有一丝绿色,显得萧条、荒芜但安详、肃穆,宁谧、沉静的原野其实是蕴含生机的,新月都能想象得到冬小麦在地底下伸展着白嫩的幼芽,积蓄力量,准备随时冲出地面的情景。
山子和兰香回头看了看新月,小家伙绷着脸,一直注视着外面,好长时间都没有说话了。两人会心地相视一笑,为了这个小宝贝,山子和兰香离家到中阳打拼,现在已经有些成效,两个人心里甜丝丝的,好像已经想象到新月长大成人之后的辉煌景象。山子时不时地吹着口哨,认真地开车,兰香则时不时地回头看一眼新月,也顺带看看满车的物品,心里数念着给公公婆婆和父母的礼物,其实,也是在心里加深着自己的喜悦,在兰香的记忆里,这是给老人们买礼物最丰盛的一次。
新月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坐在后座,大黄小黄一左一右卧在她两边。他们的周围簇拥着一堆一堆的衣服、礼盒、水果箱。山子因为他的面包车没有空调,选择了中午回家,但车里还是很冷。
新月缩了缩身子,抱紧了大黄,身上渐渐有些暖和,眼睛也有些迷迷糊糊了。
突然,车子剧烈地颠了几下,车子摇晃着停住了。
“坏了,可能胎破了。”山子下车看了看,果然是,轮胎已经瘪瘪的,好像被什么东西扎了。
山子把着方向盘推着,兰香和新月在后面推着,大黄和小黄也在后面顶着帮忙,一家人把车挪到了路边。
三子开始准备换轮胎,说实话,山子还没有换过轮胎,他把备胎拿出来,一时还不知道怎么下手,他站在那儿,心里想着换轮胎的几个步骤,准备动手。
一辆黑色小轿车“吱”的一声停在了面包车的后面,车里下来了一个人:“兄弟,爆胎了?”
“是啊!正准备换呢!”山子的笑,说实话有些勉强。
“你等着,我帮你。”来人把上衣脱掉扔到了座位上。
“不行,不行,这多脏呀!”山子见来人一身蓝黑色西服,雪白的衬衣,手也是白白净净,心里就有些不忍。
“没事,没事。”来人从他的后备箱里找出一副白色手套套在手上,走到山子的车旁,拿起千斤顶,“咔咔咔咔”就把车子顶起来了,然后,卸螺丝,上轮胎,拧螺丝,一气呵成,顶多用了十几分钟时间。
“好了,前面有个补轮胎的,这个轮胎补一补,备用。”
“叔叔威猛!”一旁的新月不知怎么说出一句这样的话来。
来人一看这个说话的小姑娘,裹着一件红色的厚厚的长长的羽绒服,一张小脸冻得通红:“哈哈,这个小姑娘真会说话。兄弟,赶紧走吧!看把孩子冻坏了。”
山子刚刚说了声谢谢,还想和人家说些什么,来人把手套往后备箱里一扔,说声小心,又看看大黄小黄,说了声“好犬”,然后上车,“呼”的一声,走了。
一家人见这人来去匆匆,就像是个大侠,行侠仗义后,施展轻功,“嗖”的一声就没影了。一家人你看我,我看你,半天才缓过神来。
“好人!好人!”兰香只能说这两个字。
“这,这,我还没有好好谢谢他呢!哪怕抽只烟呢!”山子搓着手,脸上满是遗憾。
大黄小黄冲着车走的方向,“汪汪”地叫了几声。
“若是有缘,来日定当想见。”新月小脸严肃,又说出一句不寻常的话来。
山子兰香被这句像是电视里的台词逗乐了。兰香抱起了新月:“看把我们宝贝冻的,山子,赶紧走吧!”
车子下午二点多的时候,驶进了平坡村和柏油马路连接的石子路,新月兴奋起来了,在车里一跳一跳,大黄小黄也受了感染,“汪汪”着,在座位上卧下蹲起,一下也不安静。
车子刚在院门口停下,新月就嚷着“下车,下车”,山子赶紧从外面拉开了车门。
“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新月狂奔着,大黄小黄窜在了她的前面。
爷爷奶奶迎了出来,爷爷抢前一步,抱起了新月,刚刚亲了一口,奶奶就抢过新月,紧紧抱住怀里,嘴里“亲蛋亲蛋”地叫着,眼里泪光闪烁,亲得新月的脸蛋都疼了。
新月抱着奶奶,心里突然想起了姥姥,想起了那个命途多舛但坚强、隐忍的老人,抱着奶奶,恍惚之间,就像是抱着姥姥。新月任自己的泪水洒在奶奶的脸上,心里却是辛酸、幸福、痛楚,什么滋味也有,珍惜拥有的一切,珍爱所有我爱的人,新月心里在告诉自己。
山子和兰香给爸爸妈妈每人买了一件羽绒服和一双皮棉鞋,两个老人穿上衣服和鞋,在地上走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