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机十二峰非常的大,容纳几千人的普通弟子是绰绰有余,每日都会有不少弟子在藏经阁或是论道宫阅经论道,修有所成就要不断的检验,不断的和人探讨,反思自己,看有哪些不足和缺陷,从彼此哪里获得更多的经验,丰富自己,寻找到更多的灵感,这样比起一个人静修要好很多,当然有感悟,或是心境方面的参悟还是一个人静静的领悟比较好,这样比较能集中精神,不受外界打扰,修是内在静修参悟,行是外体动作的交流,只有两者结合才是修行。
到了宗师境荀忧行走移动的速度提高了不少,随便一跃也能有十来丈,就这样荀忧在千机十二峰沟壑纵横间奔走,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居所。这时荀忧看见前方有一个断崖,断崖边还有一个破烂的亭子,周围杂草丛生,好像很久都没有人来了,在断崖外还立了一根巨石,就立在沟壑中,状如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遥望远方,断崖下是成片的建筑,可以看见有很多的弟子在练功参禅,或是两两对抗比试,或是安静盘坐听德高望重的师兄在上面讲经授课。
荀忧喜静,喜欢一个人这样坐在一个孤崖上看着远处的热闹跟繁华,这让荀忧有一种世外高人的感觉,荀忧至始至终都不是也做不了世外高人,因为荀忧虽然喜静,可是久了也会耐不住寂寞与孤独。
在乾玄宗对弟子一律不回提供饭食,主要是普通的饭食跟本不能满足宗师境以上人的身体机能需求,那么乾玄宗弟子是从哪里获得维持身体能量的呢?就是通过吸收天地间的灵气来获得,而且这玄山的灵气非常的浓厚,将灵气摄如体内,身体中的机能和细胞就会吸收灵气中大量的能量,这能量不仅能维持身体机能的吸收还可以不断强化身体机能,被吸收后,吸入的灵气就成了废气,所以需要将它吐出,如此循环下去。况且每天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修行练功上去,那有时间来做饭吃饭,这时候的吃饭显得是浪费时间,而且没有任何益处。当然都是从普通人中而来,都对食物有这天然的喜爱,所以乾玄宗宗也在玄山范围内划分了几个狩猎区域,其中的野兽、灵兽是可以猎杀的,已满足弟子们偶尔的口服之欲。可样还可以对弟子起到锻炼的作用,将修为运用到实际中,修行中也有争斗,修行者是普通人的升华,可是争斗不会随着修为的提高而终止,争斗只会随着修为的提升而变得更加的残酷和激烈。世间任何事物都存在欲念,都是积极的,所以争斗跟厮杀在所难免,这也是世界前进的一大动力。
荀忧对此地很满意,深吸了一口气自丹田中,然后一断的压缩,最后在猛的吐出,形成一股强劲的风,将所有的灰尘一扫而空,如此在看起来此地顺眼了许多,也不是连一个下坐地方也没有了,亭子中央有一个石桌两个石凳,亭子两边的石栏下有紫竹修的座位,荀忧暗自想到看来以前的主人也是一个相当有品味的人。荀忧舒适的瘫在紫竹做的长櫈上,小憩一会,荀忧在压边打拳练功,哪怕脚边就是悬崖也全无惧意,打拳也只是乱打一通,没有任何的招式,以前荀忧将浩然拳,归为一招,现在荀忧将浩然拳归于无,想如何出拳就如何出拳,没一次出拳都浑然天成,是那么的随意、那么的自然,浩然拳在于对天地浩然正气的感悟,只要悟了,那么每一拳都是真真正正无可阻挡的浩然拳。荀忧现在的境界感悟还不足以影响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和它产生共鸣、更别说引导它了,加持在自己的身上。
世间只要有生命体就会有浩然正气,每一个生命体都有正义和邪恶的一面,而浩然正气就是每个生命体所散发出来的那么一股正气,千千万万的浩然正气在世间形成一条浩然正气长河,取之不竭、用之不竭,除非杀尽天下苍生,断了它的来源。
‘住处找好了,是该去藏经阁转转了。’荀忧走之前在亭子的柱子上写道逍遥亭,就是用手指写得,到了宗师境运用真气要在石头上写几个字那还不简单。
起跃十来丈,潇洒树上梢。荀忧前世最向往的就是那些电视上的武林高手的轻功在树上、房上跳来跳去,轻松松几里外,现在荀忧虽然不是修行强者,可是凡俗的武功高手还算的上,自然要好好体会一下在树上不断起跳滑跃的感觉,开始少不了要摔几次。不过摔多了,也算是总结出经验来了,对力道的控制也精准了,不会在像前几次那样来不来就吧树枝踩断或是起跳力度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有时超过有时够不着原本选好的降落低点,出了很对尴尬的摔倒方式,亏得真气浑厚,身体强,不然早摔死。
一脸狼狈的来到藏经阁,藏经阁有好几层,每一层都比紫竹林中的那个竹舍宽敞了许多,估计就算是吧所有的乾玄宗弟子聚集在其中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藏经阁朝向位置均是一等的好,所以里面光亮通明,比有幽暗的紫竹林经舍更适合阅读,不过有时候在幽暗的环境下阅读也是一种有意思的感觉。【想我读书那会,最先还没想到用手机看小说,每天都会跑到学校的书吧去借书看,不过学校十点就熄灯,我只好到楼梯看小说,大家都懂啥楼梯那种灯是什么情况,隔一会就要吼,隔一会就要吼,要么就是趴在窗户,靠外面路管理员的照明灯看,不过实在太暗了,冬天还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