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一转眼,寒假已经过去不少时日,最令人情绪有所触动的,就是今日农历除夕了。
但是,就在除夕之夜,古代中国人都有一个守岁的习惯。那时,旧社会里,老百姓日子难熬,常常利用这个时候,即辞旧迎新时,盼望来年五谷丰登,百姓生活风调雨顺,家家户户平平安安。
现如今,时代变了,人民群众的守岁心情也跟着变化了,尤其是除夕的时刻,老百姓欢欣鼓舞,通过新的守岁方式,其目的是庆祝新生活的富裕幸福,抒发对国家改革开放取得成绩的由衷赞美!同时,也孕育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新景象,新风貌。
有关年夜饭吃的时间,南北方有所不同。据说北方是除夕夜间的十一点钟开始的,而南方除夕的晚上六点钟的时候吃的。
这时,晚上已经六点钟了。王美丽全家人坐到桌旁,吃年夜饭的时候,是家家户户最热闹,最愉快的时候。丰盛的年菜,摆满整桌,全家团聚,快快乐乐地吃个团圆饭,于是,王美丽的心头充实感,的确是溢于言表的。
这些年来,老百姓平时很忙碌的,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去;能够在这除旧迎新的时刻,既享受了满桌的美味佳肴,又享受了人间快乐的美好意境。
接着,王美丽妈妈还搞了火锅.准备些鱼;当火锅沸煮时,热气翻腾,温馨撩人,这意味着未来的日子更加红红火火的涵义;同时,“鱼”和“余”是谐音,就是象征着各家各户都能“吉庆有余”,也喻示着来年的“年年有余”的期盼!
然后,王美丽全家围炉饮酒,通宵达旦,除夕之夜,她和全家共同团聚欢宴,她的父亲将花椒放于餐盘中,饮酒时,撮一点放入杯中,喝酒时,告诉王美丽,“在新年来临之际,用这种办法,能够驱寒除湿,同时,也增加了过年的新气氛。”
今夜的弟弟,可是个大忙人了!他不停地端爸爸烧好的菜,来招待从上海放假回来的姐姐;萝卜通常称菜头,祝愿人人都有个好的彩头;接着,又端来了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全家兴旺发达;最后,还有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要多少品尝一点,因此,全家人都喝点除夕的幸福之酒。
王美丽父亲文化没有什么,但是,他善于学习,喜欢听闻,对社会文化等,他也知道的不少。因此,王美丽暗自佩服父亲的博闻。
这时,王美丽想起了唐朝的“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诗句;其实,时光是很难以守住的,即使能等到天明,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惋惜时光不能倒流啊,……
夜间,闹钟的指针已经指向九点了。
父亲就把王美丽和弟弟召集到一起,然后,告诉他们一个故事,说道,“古时候,苏州的寒山寺,每年就有一种击钟的守岁风俗,除夕之夜,在这夜半时分之际,击钟一百零八次,其用意是在消除人世间的一百零八种的烦恼。”
据说,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中,就寒山寺的击钟,进行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让人联想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著名诗句。
父亲看王美丽和弟弟两个听得很仔细,继续说,“古时候,守岁传说有一种猛兽,每到岁末年初的最后一天,它便趁黑夜会出来偷吃小孩,但它害怕灯火和炮仗;于是,为了太平地度过这个年关,家家便会挂上灯笼,放起鞭炮,关紧门户,生起火盆,让全家人围在火炉旁,直到天亮放鞭庆祝度过年关。”
……
而今天,人们在这除夕守岁的时候,寒山寺钟声浑厚的余音,在天地间回响着,让人情不自禁地思念起自己的亲人和远方的朋友,包括自己的情侣在内;也让人陶醉在幸福和欢乐的守岁之中。
是啊!年年的守岁,既包含人们对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也包含着对即将来临的新年,寄托着对未来无限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意。
王美丽帮妈妈做年菜,并且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除夕之前包出来。这时,你能够听到家家的砧板之声,都在忙着剁肉、切菜。此时,砧板声,和爆竹声,再夹杂着全村人的谈笑风声,彼伏此起,相互交织,构成除夕欢快的幸福乐章。
王美丽的少年时代,条件比较艰苦,每年吃到的肉很少,因此,孩子们盼望过年,因为只有到年了,才能闻到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红红的对联,屋里贴满各色的年画,……
如今,屋内灯火通明,庭前火花灿烂,屋外响声震天,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
此时,王美丽没有心思到屋外观景,而是独自坐到电脑前,看着那闪烁的QQ头像,听着那一个个上线的声音,唯独守候不到,是小李的QQ头像闪烁的时候,……
由此,一个人独自躺在床上,眼睛对着天花板不停地在发呆,脑子想着自己最近两年的大学生活,尤其是和小李的美好恋情的发展,点点滴滴粉红色的回忆,全浮现在自己的眼前。
想起篮球场上,小李健美的身姿在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