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探到浅草寺的具体地址后,陌浅浅想了一会儿,说:“我们扮成香客,四人一组,先去浅草寺看看,了解好线路后,晚上再决定如何行动。”
众人都无异议,于是,陌浅浅把十二人分成三组,为了照顾第一次参与行动的龙聿天和白楚凡,她理所当然地把他们分在了自己和袁道一一组。
刚好,龙聿天和白楚凡跟他们俩也最为熟悉,配合起来,也更为融洽。
易容,可是袁道一的拿手好戏。
没多久,一行十二人,在袁道一的帮助下,完全变了模样,一个个逢头垢面,灰头土脸,他们穿上了当地人的惯常装扮的衣服,传神逼真,与当地人别无二致,只要不说话,混在人群中,从外表完全看不出任何破绽。
浅草寺在当地是最为有名的寺庙,每天前去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几百年来,香火旺盛。最近,不断有人暴毙的消息,闹得人心惶惶,吓住了不少人,但在去浅草寺的路上仍可见到三三两两慕名前来的信徒。
远远地,龙聿天可以见一座寺庙依山而建,他想那应该就是浅草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浅草寺最高处有几座飞檐翘角的雄伟楼阁,它的底部从悬崖的立面凸了出来,临空而建,只有几根纤细的木柱支撑着,看上去,楼阁就像是挂在了悬崖峭壁上一样,甚是壮观,真有“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之感。
走得近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大殿横在眼前,一副硕大门匾悬挂其上,门匾上以小篆写有“浅草寺”三字,遒劲有力,且这三个字镀着一层炫黑亮漆,给人气度庄严的感觉,仿佛一进入这间寺庙,人们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解脱而忘却生活上的不尽苦难。
就在龙聿天四人准备迈入寺庙之时,寺门前不远处沙堆中坐着的一个人,吸引住了白楚凡的目光,他拉了拉龙聿天的衣角,提醒他观看。
那是一个麻衣白发的邋遢道人,他的身旁插着一根小旗杆,旗子上书有“麻衣神相”四字。那邋遢道人冲路过的行人露出诡异的笑容,然后缓慢地展开手中的一块白布。那白布上什么也没有,只是一块白布,但龙聿天隐隐约约感觉到那白布上布满了阴森森的骷髅头,一个个神情各异的骷髅头,跟邋遢道人的笑容一样,透着诡异。
白楚凡与那道人对视了一眼,突然怒气冲冲地说:“我倒要看看他有什么本事,敢自称‘麻衣神相’?”
说完,白楚凡就往邋遢道人方向走去。
龙聿天几步赶上去,拉着白楚凡,在他耳边低语道:“白楚凡,不可节外生枝,我们还有正事要办。”
白楚凡刚要开口反驳,龙聿天不由分说地拉着白楚凡,跟上走在前面的陌浅浅和袁道一两人,生怕他倔犟的脾气一上来就拉不住。
白楚凡一边走一边仍自不服地嘟囔着说:“拉我干嘛?我去拆穿他的骗人把戏。”
……
与鸿溟王国大部分寺庙一样,浅草寺内的布置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只是殿内柱子比较多,也许是建在崖壁上的缘故,殿内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圆柱,以此来作为寺庙的支撑。
浅草寺内,香客不多,一拜完佛,他们就急匆匆离开,僧人也少见露面,只在大殿的功德箱旁,坐着一个年纪颇大的老和尚,他眼睑低垂,好像身边过往的香客与他无关,他只一心一意地低声念着佛。
按照当地人的拜佛习惯,龙聿天四人也学着拜完了佛,然后,他们开始仔细观察着寺内的一切,希望能看出些蛛丝马迹来。
但,让他们失望的是,浅草寺内,一切再也正常不过,看不出有什么不同。
龙聿天以一个悠闲的姿势,在寺内闲逛着,从外表看,他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好奇地观察着寺庙的一切,包括寺内的画图,佛像以及建筑。
最终,殿内大小各异的圆柱吸引了龙聿天的目光,他发现每个圆柱上都刻有图像,雕饰精美,惟妙惟肖,灵巧处不乏端庄,有些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油漆斑驳,看不真切。
观察良久,龙聿天跑过去小声地对陌浅浅说:“浅浅姐,我们去问问,看看今晚是否可以留宿寺内?”
听了龙聿天的建议,陌浅浅点头赞同道:“小弟,你的提议很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这就去问。”
说完,陌浅浅快速地跑到功德箱旁边的老和尚前,问道:“大师,请问贵寺夜晚是否可以留宿?”
那老和尚一动不动,似乎没有听见,依旧念着佛。
陌浅浅以为他耳背,听不到,于是加大音量,又重复问了一遍。
但是,那老和尚还是一动不动,眼睑低垂,对外界的事情充耳不闻。
陌浅浅耸了耸肩,撇了一下嘴,表示无可奈何。
这时,龙聿天走了过来,他仔细地听了听老和尚念的佛,然后,他也跟着念了起来,声音虽轻,但比老和尚干涩沙哑的声音要动听许多,一听就让人心生慰贴舒坦之感。
一听龙聿天念佛的声音,那老和尚猛然睁开眼,混浊无神的眼里带着欣喜,仿佛久困沙漠的旅人突然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