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们放下刀,把子弹顶在枪头并端平了枪,重声慢气地问:“还拼不拼?”
这效果很好,土匪们面面相觑,自知这处境是如何的糟糕,只好放下武器投降。
本以为能一口吃掉关边楚,但事与愿违,土匪的心彻底碎了,但也彻底轻松了,露出疲倦之意,瘫在地上闭起眼睛歇息,两个黑眼圈格外显眼。
胜利了,士兵们欢呼雀跃,抱成一团,全然忘记了歼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代价。关边楚对欧家安衷心一笑,内心里的喜悦比脸上所表现出来的要浓郁得多。不料欧家安因从众与阿金之事对关边楚十分厌恶,只冷脸相待,说:“我还要去支援苏团练,你伤亡惨重的就别跟来了,回城医治伤病吧。”关边楚不解欧家安缘何如此,但不好相问。转身来寻大弟,却发现他没了踪影。本以为只是不辞而别,但兄弟们说他趁乱拿走了许多枪支弹药。先不管他,关边楚突然想起兄弟,即刻没了笑容。
寻见关志卿的尸首,为他抹去脸上的泥垢,又理顺了他的发辫,由始至终不忍用力。兄弟来报,关长康仍有气息。关边楚旋即扛起他,离地追风似的径直回城。殊不知半路上,关长康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关边楚嚎啕大哭,痛不欲生,狠狠地痛骂着自己不知天高地厚。
就在此时,第一关闸口方向传来了持续不断的枪炮声,震耳欲聋。疲惫不堪的关边楚拖着皮囊,缓慢地撤回第一关闸口。前方正打的热闹,但他已无心再战,也不问枪炮声何来。这幅模样,不知情的还以为他吃了败仗。待他抬着众多尸首回到城里时,枪炮声便停止了。旋即传来苏团练主动出击,打得土匪仓惶保命,不知藏到什么村落休整去了的胜利讯息。
这场大胜,进行得是前所未有的顺利,关边楚心想,究由何因呢?
原来,关边楚的行动引起了黄兴的注意,当得知关边楚所带人数不多时,便决定分兵全歼。殊不知苏团练远远的看见树林中的草木无风而动,猜到土匪出动了,便通知欧团练。黄兴只胸有成竹地死盯着第一关闸口,若苏仲琛企图支援关边楚,便死磕他,使之脱不开身。可黄兴根本无法预料平日里棹艇游弋在江面上的水师竟然上了岸,从另一个方向前去支援关边楚。待探子来报女匪首遭到包围合攻时,黄兴的主力部队便慌忙启程支援。苏团练这时趁乱前来偷袭。
乍一看,两头难顾。黄兴怕越陷越深,干脆拔起营寨,全军去救女匪。但为时已晚,欧团练领军赶来截断了去路,更与苏团练形成包围之势。可谓是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自身难保的黄兴深知无力回天,只好撤出阵地,一溃千里。
幸亏他跑得快,否则全军覆没。
而这时,苏仙在大如王府的家里踱来踱去,枪炮声停止了许久,怎么还不见有人来禀战况?话音未落,哨兵来报:土匪不堪一击,苏仙一战成名。闻言,苏仙紧握着拳头,重重舒了口气。毫不犹豫地吩咐东叔准备好一百两黄金奖赏诸将,心底里的愉悦溢于言表。他请求文智长:“师傅,我想出门去一遭衙门。”文智长也替他高兴,于是连连点头。得到允许,苏仙马上赶往衙门,见到了诸将与石家鉴、罗伟等,待分发完奖金,发现关边楚表情凝重,询问后才得知此役他的伤亡极其惨重,兄弟关志卿、关长康更是战死沙场。因此,苏仙额外给他补充了两百员兵丁,又命文智长立即返回道观打点准备,要他亲自为关志卿、关长康做一场两夜三天的道场法事。文智长走后,石家鉴说:“经过如此一仗,战场的局势和趋势都变得平稳与缓和。百姓们闻说这一消息,高兴得像彻底击溃土匪一样。毕竟一个月以来终于有了一次全面的交战,而且不仅胜利了,还俘虏了一个女匪头。因此,大户人家纷纷送来物资和贺语表示支持、同庆,我感到了欣慰,而你,名声大噪!”说着对苏仙竖起了大拇指。一旁的罗伟不得不应和道:“本官也叹服于你的能力!”
苏仙没有轻狂,反而谦虚地说:“初掌大军,乃是一张白纸任我画。之所以能打胜仗,并不是因为我神通,而是因为有了统一的指挥,使各将士不再心怀鬼胎,全力以赴地执行命令。此役,苏团练、欧团练各司其职,严格遵行出战前合计好的连贯战术,团结共进,使这伙乌合之众被耍得团团转,吃了大亏。”
他们俩的作用与配合都至关重要,关乎着生死成败。苏仙在体恤他们的同时又不敢疏忽残匪。缓了口气,马上又作出安排,一令取消宵禁,二令欧团练与战斗了一天一夜,早已疲惫不堪的苏团练进行换防。话半停顿,苏仙又提议石家鉴发动上层社会积极捐款,购置各类枪械配发各军,以彻底击溃土匪等一系列举动以补充、壮大武装。
后话无味。
且说说那女匪因人性的沉沦,受尽了非人的待遇,又不舍一死成史,只好委曲求全,全盘托出信息:据称此人名唤吴六姐,属本县七都红河村人。应三点会龙虎堂头领——大瑶山黄兴之邀约,与本县二十五都交和村民团团练长——刘家盛一同入伙三点会,三流并成一军前来攻打县城。军中有各类枪百余支,各类炮四十门,各类船舶五十艘,匪众共计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