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的张玉河逸出体外的元神,被方雨的附体元神施展术法固定住,接下来,方雨闭目进入了寂静状态。
片刻之后,方雨的本体意识渐渐进入了沉睡,整个人盘膝打坐如同木雕泥塑一般。
如果有旁观者的话,用肉眼就能够看清楚,一个和方雨几乎是重叠在一起的虚影,脱离的方雨身体,慢慢走出来。
因为附体元神和方雨长期融合,方雨本人和出体元神之间心意相通,进入沉睡的方雨,也能感觉到似乎有另外一个自己走出身体,因为元神并非实体化,因此感觉到另外这个自己非常轻。
元神比起张玉河的死后散逸出来的元神,要凝实了许多,连身材和容貌都呈现得非常清晰,但是因为融合了部分方雨的意志,因此元神呈现出来的容貌,虽然和方雨大不相同,不过多少还是有一些方雨的影子,就好像父子或者兄弟一般。
如今元神借助方雨的身体重新修炼,除了渡劫失败之前的记忆,和方雨在一起的时候也历历在目,一开始元神苏醒,但没有自己的意识,很本能地进入了方雨的身体,和方雨的意识部分融合,随着昔日的修为慢慢地恢复,元神自己的意识也渐渐苏醒,但现在显然凝实度不够,无法脱离方雨的身体而单独存在。
现在之所以离体,是为了将剩余在环形青玉内的残余元神召唤出来,然后融合。
当初一个元神之所以分离,一部分和方雨融合,另一部分仍留在玉石内,那是因为元神封印在玉石内几个甲子之后,越来越虚弱,几乎要自生自灭,因为机缘巧合,这才得到方雨这个庐舍重修,不过方雨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很难承受外来力量夺舍,加上元神涣散,只有一部分散逸出来和方雨结合。
如今附体于方雨身上的元神实力增强,环形青玉因为长时间被经过伐毛洗髓的方雨温养过后,大量吸收实力日益强大的方雨的气机,剩余在玉石内的元神也日渐苏醒并且实力跟着增强,现在看来融合的条件成熟了。
不用任何术法,从方雨体内逸出的元神接近仍在张玉河手中的环形青玉时,环形青玉突然爆发出用肉眼就能辨认出来的柔和光芒,一道残影倏地一下从环形青玉内逸出,和逸出方雨体外的元神来了个大力拥抱。
两个重叠在一起的虚幻一般的身影,霎时融合为一体,再看融合成功后的元神,要比刚刚逸出方雨身体时要凝实了许多,毛发和五官以及躯干四肢,几乎是纤毫毕现,除了容貌上能辨别出几分方雨的影子,全身上下透出一股沧桑和道韵。
融合完毕后,刚才被元神施展术法固定住的张玉河的元神仍呈一个光团的样子,飘在半空。
元神伸出手来,准备将张玉河的元神吞噬,然后炼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在修真界,无论是人修,还是妖修,吞噬别人的内丹或者元神增强自身的修为是常见的,毕竟修真界不同于人界,有世俗法律约束,弱肉强食是法则大行其道。
然而元神借方雨的身体修炼,融合了大量的方雨本人的意识,排斥如此散发着戾气的做法,否则方雨岂不是要性情大变!
盘膝而坐进入沉睡中的方雨,和元神心意相通,他感觉到另外那个自己似乎要吞噬掉张玉河的元神,虽然是敌人,可是毕竟人已经死了,再吞噬他的元神,使他彻底陷入身形俱灭的结果,实在是有违天和,因此决定放弃。
方雨本人的意识对元神的影响,已经不容忽略,一开始元神借助方雨这个庐舍修炼,因为弱小,根本做不到将方雨本人的意识挤压或者覆盖,现在元神一部分可以说就是方雨自己,因此当方雨排斥元神靠吞噬其他元神提高修为的做法反感时,元神放弃了这一做法。
也罢,有违天和的事不做也罢,等于积累了功德,这样天劫再次来临时,或许压力会小一些……
但张玉河已死,就算是让张玉河的元神重新回到张玉河的体内,也无法让其复活,不及时给张玉河的元神找到一个合适的庐舍,恐怕只能散逸。
对了,就用这个吧。
环形青玉是最好不过的去处,想当年,自己渡劫失败,在最后的关口,自己及时放弃了肉身,将元神逸出遁入这块环形青玉内将自己封存,这才重获新生。
因为张玉河的元神弱小,要不是附体在方雨身上的元神采用了一定的术法聚拢,此时只怕已经消散。
随着元神打出一个手诀,张玉河的元神受到指引,徐徐飘到仍在张玉河手心里的环形青玉上,倏的一下,遁入不见。
玉石是一个不错的魂器,无论对于元神,或者其他类型的灵体,都是一个封存和修养的空间,而且玉石如同磁铁一样时刻吸收着天地之间的能量磁场和人体本身的磁场,对保存在内的元神或者灵体都能够起到滋养的作用。
张玉河虽然身死,但在死后元神能够得到这种理想的处所,也算是因祸得福。
即使对于修真士来说,长生倒是勉强,永生,基本上没有可能,除非能换一种存在方式,比如说元神,或者成为更为单薄的灵体,继续修炼,最理想的,就是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