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他从乡间走来> 第五十六章 女儿周岁日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六章 女儿周岁日记(1 / 3)

结过婚的供销员都会恋家,不愿意出长途。春生没结婚的时候,无牵无挂,出家无家,常常会替有妻室的同事出长途,驻办事处。结婚后,为了逃避婚姻带来的痛苦,春生依然不经常回家,觉得一个人出差在外,反倒清静。

“怎么我一进来你妈就变成哑巴了?!”回差回来,妻子向春生抱怨,说春生的母亲和弟妹们说话的时候,只要看到她走进来,就不言语了。

春生能说什么呢?母亲偏心是肯定的。儿媳妇虽不是外人,但毕竟不是亲生的。亲生的又能怎样呢?亲生的也有被父母亲偏心的。大概人的心脏之所以不生在正中心,就是因为偏心所致吧。

在强势的母亲面前,妻子一定受了不少委屈。春生不会去为妻子“出头”的,春生懒得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家务事。

再说,春生又能说什么,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说实话,和自己的母亲翻脸,春生做不出。春生决不会为妻子出头,责怪自己的母亲。

农村人都有“积谷防灾,养儿防老”传统的小农思想。春生虽不是俯首贴耳的孝子,但也不会做人人痛恨的“忤逆子”。

农村人喜欢“张家长,李家短”,说别人家是非。春生不愿意被人说成“耳朵根子软,听老婆话,唯老婆是从,怕老婆的窝囊废”,成为乡邻们的谈资和笑柄。

==========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不是春生憧憬的生活,春生也注定成不了这样的人。

由于妻子经常“罢工”回娘家,出差回来,春生要帮助父母干农活。自从进电机厂上班,春生已经很少下田劳动,现在却要“代妻受罪”,春生从身体到内心都感到非常累。

妻子不干农活,母亲不免时常“告状”。春生讨厌这样的“话题”,忍不住责问自己的母亲:“你是娶儿媳妇,还是找长工?!”

生气地责怪自己的母亲把儿媳妇“当干活的机器,不当人”。

春生虽然受不了母亲的唠叨,责怪母亲,但也体谅父母亲的艰难。父母种这么多农田还不是为了儿女?!

父母也是没有办法,春生家种了十几亩田。他们家农田多,农活多,劳动力又少。

春生的弟妹都在读书,供弟妹读书的费用主要来自于这十几亩农田的收入。

供四个儿女读书,那时候在春生他们村子里没有第二家。

可想而知春生的父母需要付出怎样的艰辛!

春生长为长子,深知父母亲的艰难,觉得自己有义务和责任分担家庭的重担。

于是,出差回来,春生常常随父母亲一起下田劳动。春生一边拚命地干农活,一边在心里诅咒自己的妻子。

春生清楚地记得,有一年四夏大忙,即麦收季节,春生参加脱粒打场,通宵达旦,走路都打瞌睡。还有一次,秋天月光下带晚拾棉花,露水落在身上,冷得春生浑身发抖……

妻子不是不能吃苦,而是不愿意吃苦。除了心中有怨言,更主要的是私心,不想为春生他们这一大家子人“卖命”。

88年夏季农忙,春生请假回家帮助大忙,妻子又一次和母亲斗气回了娘家。

这一次春生终身难忘。家里近十亩水稻田开了秧门,第二天请来栽秧的人已经约好。妻子走得太不是时候了!选都选不到这么好的日子!

妻子“将”了春生他们全家一“军”。种田,季节误不得。栽秧,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给大家看几段春生当年的日记吧。

XX:

你这气赌得不是时候,真出乎我的意料。别人会怎么看呢?会说你逃避!

在这最关键的时候,不知道你怎么忍心一走了之?何以这般无情!

母亲哭了,妹妹们两天没有上学,一切都乱了套。要你这样的儿媳妇有什么用!你做得太过分了。

你觉得你受委屈了,你觉得你嫁给我太吃亏你。是吗?你说呀!

我在替你受罪,恐怕全世界也没有像我这样窝囊的丈夫。你心安理得享着清福,多逍遥,多自在。你心中还有这个家吗?请想想,是谁使你有一个还算像样的家?是谁为我们砌的房子?是谁为我们结的婚?是我父母而不是你父母。他们把钱财带进棺材吗?

虽说养育儿女是父母天经地义的责任,他们也不图我们报答什么,只要我们过得平平安安、和和气气、幸幸福福就行,但你父母给你什么?什么也没有。

生一个孩子出来很容易,但不容易的是把他们养育成人。人活着要有信念、主见和目标,要想我在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不要活得斤斤计较,更不要活得毫无意义。

我为父母弟妹、妻子女儿活着。你呢?

昨天晚上带晚扯秧扯到三点多钟,睡了一两个小时就起床,下田挑秧。这是人吃的苦吗?!

我还有工作,还要上班。你呢?你一拍屁股,说跑就跑了。

你回来我恨不能揎你两个耳光!但两个耳光不能解我心头的怒火!

我恨我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