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家禽研究所位于引江县县城的城乡结合部,培训班则设在县图书馆的会议室,来自各个乡镇炕坊的培训人员吃住都在引江饭店。
改革开放一直到80年初期,家禽养殖业在农村一直都特别红火,是农民致富的一大途径。家禽养殖业的兴旺,带来幼禽供不应求。只要能孵出小鸡、小鸭、小鹅来,就能赚钱。
虽然办炕房孵幼禽能赚钱,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但当时农民一没有孵幼禽的技术,二拿不出建炕坊的钱。——当时农村穷,农民刚刚脱离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哪有钱来建炕坊?!
可是困难再难,也难不到我们充满智慧的中国农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土法上马。于是,“巧”农民们发明了用煤油灯孵化小鸡的办法。但引江县这个由省家禽研究所举办的家禽炕孵培训班不是这种小打小敲的用煤油灯孵化小鸡的办法,由引江县举办的这个家禽炕孵培训班是专门帮正规炕坊培养技术人材的。
煤油灯孵化法,虽然投资成本小,容易上马,但规模小,产量低,而且成活率不高,显然不能和正规的炕坊抗衡。还是正规炕坊效益好,更赚钱,且各方面都能得到保证。
于是一部分手上有余钱,先富起来的农民,或者胆子大,敢于“吃螃蟹”,有路子,能贷到款的农民,开始筹建个体炕坊,而集体炕坊也意识到发展机遇和竞争压力,纷纷扩大规模,这就使得报名参加炕孵培训班学习的人数爆满。
学员们求知若渴,尤其是自费来学习的学员,课堂上十分活跃,踊跃发言,不放过任何一个提问的机会。
授课老师是省家禽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家禽专家唐南杏女士。唐老师自我介绍说,她是海南人。
唐老师普通话说得好,口才也好。
唐老师中等身材,小巧玲珑,长得非常秀气,虽然年近中年,依然十分年轻,十分精神。
唐老师专业好,课讲得更好。唐老师授课,不仅讲解有条不紊,丝丝入扣,而且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唐老师声音清脆,既铿锵有力,落地有声,又悦耳动听。
唐老师衣着朴素,又不失个性,显得干练利落。既有高级知识分子的雍容华贵,又非常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总之,生长在农村,见识短浅的春生,长这么大,从没有见过像唐老师这样气质高雅的女士。
唐老师的授课博得学员们的一致好评。温文尔雅的唐老师只要站在讲台前,便热情如火。
唐老师诲人不倦,主动与台下的学员沟通互动。有一些学员的提问,非常幼稚弱智,连学员们都嗤笑他们,但唐老师始终能够耐心地讲解。有时候和学员们讨论的话题,范围远远超过讲义上的炕孵方面的专业知识。
课堂上,常常爆发起一阵阵雷鸣般的热烈掌声。下课后,学员们恋恋不舍地围住唐老师,问这问那,久久不肯离去。而唐老师耐心回答大家七嘴八舌的提问时,脸上始终挂着微笑。
唐老师很快成了大家崇拜的偶像。培训班气氛火爆!这么浓郁的学习氛围,春生以前没有见过,以后也再没有遇到过。
热情的老师,学员们如饥似头渴求知的劲头,也激起了春生的学习**。
=================
旭东就是这个火爆培训班,自费参加培训的学员,其中不多的一个。
旭东是苏北阜宁县人。离引江县很远,大概有二百华里左右。按照更详细的行政区域划分,引江县应属苏中。
俩个人在培训班,很快从相识到相知。他们气味相投,相见恨晚。
旭东爱好文学,尤其擅长现代诗歌创作。当时流行写朦胧诗。
旭东性格外向,热情奔放,极具诗人气质。
旭东知识面广,上通天文,下懂地理,口才又好,长篇大论,海阔天空,夸夸其谈,滔滔不绝。
春生虽然平时也挺能说的,但此刻在旭东面前,唯有仰着头望着,静静听的份!
春生崇拜旭东。崇拜他的气质,崇拜他的才华,更崇拜他创业的胆量。
旭东从哪里得到培训班信息,春生不得而知,但旭东不远数百里而来,足见其创业心情之迫切!
春生虽然也很浪漫,也想自己创业,但苦于手上没有资金,没有人支持。
一切似乎都在顺理成章、顺其自然地发展。
春节前,旭东来信邀请春生一起创业。
春节后,春生不辞面别。不再去大舅的供销社做临时工了,决定与朋友旭东一起创业,走“发家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