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发走挖墙脚的足球经理人,我问那个大个子:“你们学校有个赵丹你认识吗?”
大个道:“我们学校好几千人,我哪能个个都认识,什么专业的?”
大个道:“你要平时来不一定,但是今天一定能找到他。”
大个道:“今天国家队来我们学校集训,羽毛球队的人都在羽毛球馆呢。”
谢过大个,我们一路问人来到羽毛球馆,见大门上已经挂上了条幅:热烈欢迎国家队来我校集训。门口虽然守着两个保安,但是也不限制旁人进去观看,作为省队,国家队来集训的事情司空见惯,别的专业自有别的专业的偶像,所以我们进来的时候球场观众席只做了稀稀拉拉几个人,大概是闻风而来的球迷,在最前排的座位上,省队十几个队员已经整齐地坐好,一个胖胖的穿着运动服的中年人正在一板一眼地给队员们训话:
我往他们队伍里扫了一眼,一下就发现赵丹了,教练在前边说,他坐在最后边一个人玩手机,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赵丹猛抬头,见是我,先怔了一下随即道:“小龙哥。”上次我们分手的时候我告诉他我姓龙了,看来他对我印象也很深,一下就想起来了。
赵丹热情道:“你怎么来了,你是羽毛球爱好者?”
赵丹说:“那你可不白来,一会能看见国家队的明星。”
赵丹自嘲道:“哪轮得上我啊,你没见教练都不管我了吗?用他的话说,我能混到省队也就到头了,其他书友正在看:。”赵丹一指最前排的一个队员跟我说,“看见了吗,那是我们的种子,很有希望进国家队的,要上也是他的表演秀。”
“别瞎说,就一个普通朋友。”
这时候场馆后面有脚步声响,一行人穿着鲜红的国家队队服从容入场,虽然没几个观众,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几个人干脆越过场馆的护栏向其中几个索要签名,保安立刻出来制止。
我纳闷道:“这些人有什么好看的?”
我说:“不是还有双打和混双吗?”
我想不到身为一个半职业的运动员,赵丹居然对自己的专业也有偏见,不过从观赏角度来说,羽毛球的男单确实比其它项目都高了不是一个层次,男单冠军的含金量和受关注度也最高。同一项运动因为性别、规则、场地的不同受人关注不同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你看男足和女足就知道了。再比如说台球,斯诺克就像一场盛大的晚宴,花式九球虽然好看,怎么也有点配角的意思。
赵丹撇嘴道:“谁不想啊,不过也就想想罢了,就跟有人天天想自己中500万一样。”
赵丹道:“我的训练量比其他人都大,可天赋不行,没办法。”他说到这有点意志消沉,不过很快就又被孙宁和李睿的到来调动起了兴致。
国家队的队员在四个场地里分为混双、女双、男双和男子单打开始练习,孙宁和李睿都没有下场,四个场地采取21分制分别分出胜负后,李睿开始拉随身包,看样子是要出场了,观众们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看来种子队员的单打终究还是最能吸引人的。
李睿和陪练在后场拉了几个长球熟悉场地,比赛正式开始。
那小小的羽毛球虽然看上去又轻又软,可是一经抽打,呼呼的风声看得我都心惊胆战的,羽毛球我也玩过,可是我自忖要跟人家打估计一个球也接不住。
苏竞看得半明白不明白,跟我说:“既然是为了让对方接不住,为什么不把球打得远远的?”
我跟她说:“必须得在那个框框的范围里才算,你那么打就出界了。”
苏竞问:“那么多框框,算哪个?”
赵丹一边手舞足蹈地看球一边给我俩集体扫盲:“双打的时候算外边线,单打的时候横向算内线,纵向算外线——你们要不好记我教给你们个口诀——双打场地肥而长,单打场地瘦而长就行了。”
苏竞点头道:“那个网有什么说法?”
赵丹道:“每次击球必须过网——你不是一点也不懂吧?”
我低声跟他开玩笑:“你小龙嫂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
苏竞道:“你说的我明白,要是球擦在网上怎么算?”
赵丹道:“擦不擦网没关系,过界就算,不过发球的时候必须得过对方的前场线。”
苏竞眉头一皱道:“据我观察球每次擦在网上方向和力道都会有很大的改变,出其不意之下对方很难接,你们为什么不利用那个网来给对方制造困难?”
赵丹失笑道:“你开什么玩笑,球有时候能达到三百多公里每小时,能接住就不错了,哪有时间瞄啊,再说要做到像你说的那样必须得把球打在球网最上端才行,给你时间也未必瞄得准啊。”
苏竞淡淡说了一句:“如果是我,就能做到。”
赵丹哧的笑了一声,不屑和这个外行说了。
李睿以21比16赢了一局,进入休息时间,。赵丹他们胖教练摸到国家队领队那里,点头哈腰地说了几句话,领队勉强点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