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日子很快被搅乱,林木森的心底有了个“结”最新章节。
北港四队卖黄麻时,陆阿秋悄悄地递给林木森一张纸条,说:
“这是我阿爸让交给你的。我阿爸交代了,看了烧掉!”
林木森打开纸条。这是一张黄裱纸,折成瓦楞状,用朱砂画了三五处符,很简单的一句话;“山外青山楼外楼,龙溪河水向北流。”
陆阿秋盯着林木森把纸条烧掉,转身走了。
林木森猛然悟到这是陆阿福给他的“谶语”。林木森并不信神信鬼,却很畏惧;去年的龙溪茧站一劫,陆阿福简直料事如神,不得不令他叹服。 若从纸条字面上看,“山青、楼秀、顺水”,应兆“吉利”。问题是词语过于直白,平淡中藏有玄机。从词句上分析,“山外青山楼外楼”出自宋朝诗人林升《题临安邸》,诗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讽刺南宋小朝廷的贪官只顾自己醉生梦死,把酒言欢;这些无论从诗意还是政治背景,与自己可谓有千里之遥。单从词句分解,“楼外楼”、“山外山”都是杭州繁华的餐馆,也与人生之境搭不上介。再看“龙溪河水向北流”,更为平淡,一句地静现象而已。 龙溪港上游是西苕溪,因在湖兴城西,故名。上游有南溪、西溪两源,西溪为正源,源于浙江安吉和安徽宁国两县交界的天目山北侧南北龙山之间的天锦堂,东北流至安吉县塘浦乡会合南溪后始称西苕溪。 苕溪的得名,是由于流域内沿河各地盛长芦苇,进入秋天,芦花飘散水上如飞雪,引人注目,当地居民称芦花为“苕”,故名苕溪。东、西苕溪在湖兴合流后,称龙溪河经由数十条港娄,向北注入太湖。 浙北不拜正神,似乎任何事由都另有一种传说。相传,湖兴原是一片水泽,人们生活在几个孤岛上,很不方便。一位和鲧同时代的,被舜王封为“治水英雄”的防风氏双臂压出河道,故,东、西苕溪在湖兴合流。水入太湖,露出了地,而洼地形成了众多的湖泊漾荡。后来,禹王误听馋言杀了防风。尽管禹王为之悔恨,并在《夏律》中特别增加了重用人才、防备内奸、立言立德、自我戒备等等,当地山神、百姓仍存怨恨,故,浙北一带拜防风氏而不拜大禹。 平淡也就更蕴藏玄机。林木森猛然想到一句话,只是与“顺水”有些不搭调。钱北街有段茶馆小调,曰,“前世姻缘今世仇,龙溪河水向北流,倘若想要河水返,化作云烟变雨流。”若套此意,“谶语”藏有玄机。林木森思索再三,感到思路总在“话”的框外转,似乎懂又不知其解。寻思了两天,硬琢磨不透,想想总体上还是吉庆,便放下了。 要打开芦蓆市场,首先得落实生产计划。消息放了出去,谁知太湖、兆丰两个大队并上了,谁也不肯先开口。当初一声“收回大队所有”,得到了公社的支持,现在“放”下去,公社不发话,大队干部只有等待了。
倒是钱北、钱南、永安及附近几个大队动了起来。这几个大队虽然芦苇不多,可大姑娘小娘子们乐坏了,闲下编几张芦蓆,有了体已钱。她们盘算着置件过年的衣裳,三五结伴,时常拎上六七个鸡蛋,来收购站打听。
丁小六急了,说:“怎么办?就门口这点,还出去签合同吗?”
王建华的嘴唇都起了泡。太湖大队是他哥哥当家,在哥哥眼中,王建华可不是什么收购站站长。
林木森想了一阵,说:“签。不管怎样,芦苇总要割,割了总要分。只要分下去,有地方收芦蓆,就会有人编。”
王建华说:“大队不许编,你让她们怎么编?”
林木森笑着说:“周围的人都在编,她们不会与别人合伙编?”
丁小六说:“好呀!木森,原来你早有预谋。我是想你怎么鼓动那些大姑娘小娘子们多编芦蓆,还出点子叫她们去收芦苇。”
王建华笑了,说:“这法子云娇也同我说起过。不错,西方不亮东方亮。她们去太湖一折腾,我哥他们准头痛。”
林木森说:“还有一个问题,许主任支不支持?”
“支持,许主任支持!”王建华说,“我已向许主任汇报了,他很高兴,说收购款由他去龙溪要。”
丁小六说:“现在先要摸个底,看附近几个大队的生产能力。”
大家一听,这还正是件要紧事,于是分了工,林木森负责钱北。说是摸个底,作起来还有些麻烦。林木森去找王大明,他记得王大明说过他妹妹芦蓆编得又快又好,每年除了自家的,还帮别人编芦蓆。
王大明听林木森一说,眼睛瞪得好大。半天才说: “这事能大张旗鼓作宣传?怎么?这不是鼓动大家搞资本主义!木森,真有你们的。当然,这也是件好事。这样,让我妹妹私下去问。三天以内给你消息。”
林木森想想还真有点资本主义的歪风邪气。
王大明打发妹妹出了门,把门一关,说:
“我正想找你。阿秋说,阿福伯给你算了一卦;怎么样?”
“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