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形势艰另辟蹊跷 (3)
回到自己房中。重新将爷爷送的那几本书翻阅一下。发现竟有另一番认识和收获。不由地兴奋了起來。坐在灯下。一看就是一个晚上。前半夜母亲还过來催着让睡觉。后半夜母亲也睡下了。也沒再过來。一个人专注在字里行间的奇思妙语。抬起头只觉腰酸背痛。才发现天色已经微明。囫囵滚在床上。甜甜地睡下。直到母亲过來叫吃早饭。才从床上爬起來。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早上九点半了。又想起昨天晚上看书的时候。还有很多地方弄不明白。随便吃了一个馒头。一个鸡蛋。就给母亲招呼了一声。顺带着将赵学东送來的礼品挑了几样比较实惠的。就去了外公家。
路上忽又想起。昨天中午王云平的电话來。王云平在电话里也沒有说是什么事情。只说等原小生回去再说。也不知道要不要紧。现在赵学东这边的事情已经办好了。昨天晚上是怕王云平要自己连夜赶回去。现在也该给她说一声了。就将电话拨了过去。把这边情况给王云平汇报了一下。王云平还是沒有说什么事情。只交代原小生晚上务必赶回县政府。
挂断电话。原小生又琢磨了一阵。却也实在想不起到底出了什么事儿。也只好选择放弃。不去多想了。
刚进村。就远远地看见外公站在村里的照壁下面。跟几个老头在闲聊天。从形势上來。显然外公是这些人中的主角。那些老头一个个仰着脸。看着外公。不时发出一阵嗷嗷地应答声。原小生过去后。就沒有打扰。也站在那里听了起來。只不过站在了外公的斜后方。外公并沒有发现原小生。
原來外公正在给几个老头讲述过去做土匪。抢皇军军粮时候的事情。讲到热闹处。再比划两下子。就更加绘声绘色了。这几个老头大概也就六七十岁的样子。虽说也算是老人了。可跟九十岁高龄的爷爷相比。那就只能算是年轻人了。外公讲的年月。他们大多一无所知。即便是知道。也只是含含糊糊地一些印象而已。正因为如此。才对外公讲述的内容特别的感兴趣。一个个听的聚精会神。投入异常。
外公讲完了。几个老头就感叹一阵子。将日本鬼子、地主老财咒骂几句。说那个时候的老百姓真不能算是人。辫子兵走了。白腿子來了。接着又是日本人。日本人最不是东西。先是骗老百姓。说不为难百姓。就是为了百姓赶走了白腿子而來的。老百姓愚昧无知。思维也简单。谁能给安稳日子就听谁的。还真和日本人“共荣共辱”了一段时间。结果日本人刚安顿下來。村里的妇女就时常遭到日本人的欺负。
老百姓都是砧板上的鱼肉。受人家的统治。也是敢怒不敢言。只好忍了。沒多长时间。打起了仗。听说是什么党的游击队。是个真正为老百姓考虑的。手段也高明。明的不行。就在暗地里收拾鬼子。把日本人打的整日不得安宁。打着打着。日本人觉得也不可能长久待下去了。丑恶面目暴露无遗了。抢粮抢女人。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都不放过。可以说是上丧尽天良、禽兽不如。
听到这里。原小生就往前迈了两步。心里虽然也对日本人恨的牙痒痒。还是插嘴道:“中日友好都讲了好多年了。说这些也沒意义了。再说了。那是日本人过去犯下的罪行。跟现在的日本人也沒有关系。”话里似乎有替日本人开脱的意思。其实原小生也只是想告诉大家。过去的事情毕竟已经成了历史。最重要还是要放眼未來。只是说了一半。觉得给这些老头说这些沒有什么意义。就戛然而止了。
不想还是遭到了回头看原小生的外公的批判。道:“你还是国家干部呢。说的这话我就不爱听。你先说说。什么已经变成了历史。要是真变成了历史。日本人为什么还要参拜靖国神社。为什么还要祭奠那些二战期间被处死的甲级战犯。这就说明。日本鬼子吞并我中华的狼子野心从來都沒有休止。”
原小生就笑了笑。拉了外公的胳膊。叫了一声爷爷。道:“你误会了。我沒那个意思。历史教训当然要铭记在心。时刻也不能忘记。只不过我觉得太多的民族仇恨。反而不利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題。我们不是有句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吗。”
外公就在原小生的脑门上磕了一下。宽容地笑了笑道:“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你是沒有亲身经历过段历史。你要是经历了。你是绝对不会说这种话的。”几个老头也跟着随声附和。外公说完就拉了原小生。接着道:“咱们不说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了。还是回家好好给我说说你这段时间的情况吧。听说你去给县长当秘书了。是不是。看來是出息了。”
那段历史别说是亲身经历了。就是看一看那些图片资料。就会让人义愤填膺。恨不得将小日本生吞活刮了。方解心头之恨。只是在原小生的概念中。总觉得这里面似乎有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在故意挑拨离间。制造矛盾。以收渔翁之利。
祖孙二人说着话。便往家中走出。进了门。外婆正在院子里的灶台上蒸馒头。一见小生就一脸笑容站起來。踮着一双三寸金莲迎了过來。原小生急忙往前迈了两步将外婆扶住了。馒头已经上锅了。外公就充当了火夫的角色。去灶台添了两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