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和王熙凤一起听着林之孝家的回话。
她们这群人也都伸了一耳朵过去听着,只听那林之孝家的回道,“从姑苏采买回来的十二个学戏的小丫头都已经来了,与教习一起已经安置在了梨香院里。再有那采访聘买的十个小尼姑、十个小道姑都有了,二十件道袍也都有了。另外还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士,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今年十八岁,法名妙玉。父母已经亡故,如今还有两个嬷嬷一个小丫鬟伺候着。文墨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也是极好的。”
林小妹支着耳朵听着,想来这人就是妙玉了。说实在的林小妹对妙玉并不是十分喜欢,但是也说不上厌恶,倒是也想见上一见。
与她有同样想法的还有贾宝玉,一听林之孝家的说文墨极通,模样极好他眼中就已经放出了光芒,显得十分兴奋!
这让林小妹不由暗中摇头,这样的贾宝玉怎么能让她放心把姐姐交给他?
《西江月》二词曾批宝玉: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样的男儿又怎能担得起家庭的重担?怎么让妻儿衣食无忧?再加上他这对这个好颜色的女儿就倾心有佳的性格,还不得把林黛玉给气死?此人实在不是良人啊!
林小妹这边在心中把贾宝玉扁得一文不值,那边已经商议好了接妙玉进府的事情。
之后有人取东西,有人回话,一时间上房中忙乱非常,薛宝钗提议到探春房中去,大家就转移阵地了。
直到了十月将近,大观园中的诸事方都安排妥当。转眼元宵在迩,到了十五这日,贾母并王夫人等有爵位的,皆按品服大妆,早早地就带着众女眷等在了荣国府大门之外,林小妹和林黛玉也暂时换下了素服,与众人一起站在门外等着。
这一等就等到了戌初三刻才等来了贾元春的宜驾。